前文: 想買房的都希望房價跌、想賣房的都希望房價漲。那種純粹買高單價來炫富的土豪,目前不屬於99.999%的社會,是那unique的0.001%。
房價一定有週期,再低的房價都會谷底反彈,當然再高的房價也會高處墜落。
每個人都會說西班牙、希臘、美國等國家房市多慘。但有沒有想過一點,馬德里、雅典、紐約的好區根本沒跌過,跌的都是過度炒作的泡沫地段。
反觀台灣,當然最精華的就是臺北市。而臺北市精華地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當大家都公認是精華區時,精華區便不可能跌。
我從去年就在講,想買便宜的房,請找2線地區下手(B咖),這些都算是頗保值且可以殺到合理價的區段。
我確信臺灣今年開始,房價會開始鬆動,A咖續漲、B咖持平(微漲微跌)、C咖以下會開始量縮價跌。(誰是ABC,請自己做功課)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房價會崩盤,會崩的只有過度炒作的泡沫區,每個國家的精華區一樣是硬挺無比。
而我們常講的房市泡沫化,是因為臺灣被刻意炒作的區域過多,搞得每一區未來都是A咖。別想了,乞丐的兒子一樣是乞丐,不論建商在C咖地段圈出多少重劃區,依然是C咖區。
那些用高價買C咖地區的盤子,我只能說你們很可憐,淪爲建商、房仲的墊腳石還沾沾自喜的幫他們贊聲。
房子不論什麼年代都可以買,但絕對要買的有智慧、有自覺,不要為買而買。最重要的是,你至少要有買房的頭期款,否則即使讓你等到便宜好房,一樣只能望洋興嘆,只能作一名「偽空軍」讓多頭的瞧不起。
sebastian' 9000萬 wrote:
前文: 想買房的都希...(恕刪)
ya
對於房地產
我跟我家人 朋友 ,全是純自住購屋者~
付擔的起,有需求就買。沒需求 負擔不起 就不買
真的買的時候,都跟當時漲跌沒有關係。我想多數人都跟我一樣吧?
但我想補充幾個事情~讓大家參考
用歷史來看 多數導致房價下跌,都來自幾個原因
1 政策 (各國都有 台灣就三次)
2 戰亂天災病毒之類 非直接人為 (這大家都知道)
3 大量民眾過度槓桿 (例如美國次貸, 龐式騙局那波,日本)
4 其他少數幾個原因
大家要看房價跌 還有幾個重要指標
例如 房貸違約率 (這點台灣真的很強,真是個愛存錢 愛拼命賺錢的民族)
例如 法拍屋數量 (這幾年不多 ,以後我不知道)
其實我越來越不喜歡討論 多空走勢...
用心工作賺錢比較實在,apple 跟 賈伯斯 就是我的偶像
很用心的為消費者想的公司,又誠實,充滿活力,熱忱
勇於錯誤,重視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