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50-70年代..

我爸媽20幾歲薪水每個月1萬以下(公務人員)...但是滷肉飯五元以下...我記得我國小滷肉飯10元
一棟透天100萬上下(市區)
(不吃不喝簡單除法:100萬除2萬=50個月=4-5年)...
父母買的(民國70年左右)...

隨著薪資水平上升(80-90年).薪水漲為4-5萬.(90-今)在之後薪水漲為6-7萬
(其實年薪還要再往上加,因為還有分紅,加班甚麼的)...
他們照顧自己比我照顧他們還要吃得更補....

在這變化之間..房貸早早就還完了.因為房貸還是依樣價錢.....

現在就算月薪賺個5萬(夫妻兩人=10萬)..

花多久才能付完房貸...(房價2000/10=200個月=16-17年).....
這都是高估的算法....
重點薪水也不會漲..還會降!!

現在我爸媽說...現在的人~~動不動房貸就要400-1000萬以上...很匪夷所思..很誇張
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根本無法生活...
.
現在我家附近的新透天要2000萬
還不是在台北,台中甚麼的大都市

這甚麼世界啊...?
文章關鍵字
時代不同

我爸媽也常說以前

以前只是他們的回憶

我比較不孝都會說

"現在是民國幾年?活在當下吧!!"

以前的房貸利息高、房貸期也短

聽我爸媽說要是買間400萬的房子繳清了都可以多買半間多

shlashaskawoder wrote:
我發表我的感想以及我...(恕刪)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我覺得他講的並沒有錯 只是比較直白
感嘆ok,不過感嘆完了還是要活在當下,以前不完全美好,現在也不完全差,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機會。
民國60年代的利息超過10%,一般借房貸借到12~15%的比比皆是,比如說借100萬,每個月有1萬多要付利息,多付出來的才是還本金。當年買房子未必比現在容易。

lulalla wrote:
民國60年代的利息超...(恕刪)


利率高,炒作少,房價相對合理。
的確
小時候就是這樣
麵包一個只要5元
漸漸漲到10元...15元...25元....
以前學生搭公車只要0.5元,現在12元
不過當年存款利率10多趴
貸款利率更高!

現在咧?
存款利率1.多趴
貸款利率2.多趴
所以咧.....
房價當然漲很多囉....

只是
價格確定是回不去了
只能說選擇自己能負擔的去買或租
每個人選擇都不同
對自己適合的才是好的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
shlashaskawoder wrote:
以前50-70年代....(恕刪)

民國62年石油危機前, 台北市全新公寓一坪一萬, 透天一間不用100萬,
我在牯嶺街吃一餐自助餐只要9元, 石油危機後, 物價暴漲50%, 自助餐變成14元, 史稱第一次石油危機,

民國69年又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 物價又上漲30%, 自助餐要20元了,

71~74年房市回檔, 台北市全新公寓約5~6萬一坪, 即使是最著名的豪宅東帝士花園廣場也只要10~12萬元一坪,

75年起正式進入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房價一發不可收拾, 80年大安區和天母的公寓一坪暴漲到30萬元,

從民國60年到民國80年這一段期間房價的上漲主要是通貨膨脹和景氣行情,

民國82年起房價跌了10年, 臺北市約回跌30%, 中南部幾乎腰斬, 到92年SARS才觸底反彈,

民國92~100年的上漲主要是跌深反彈和資金行情, 或稱無基之彈,
半部九微江湖險,猶記當時送華顏;若問此生何所似?半生懸念半生緣。

lulalla wrote:
民國60年代的利息超...(恕刪)


沒錯,民國64年合庫定存年利率12%. 房貸肯定比12%更高.
假設當時房價100w. 算80w貸款.
一個月要繳8800塊錢. 對普通月薪不到10000元的上班族來說非常吃力的.
那時有100w可就算是有錢人了.一碗麵才兩三塊.

結論: 高利率不見得會讓沒房的人買得起房子...
zinniad 大 此言差矣 ,為何呢?

因為當時根本不用貸款,先租房存錢,存個五年八年的,存到後一次付清

你要看清楚,貸款利息高,但存錢的利息也高

以利率來看一年12個百分點,一個月存2萬塊來計,一年後轉定存

光放在銀行訂存五年都翻1.76倍了,更何況是愈存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