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立委官員房地產比多的這是問題所在
我們選出來的人素質非常差
台灣3.6%打擊囤房 新加坡出手10%奏效
政府想用3.6%的非自住房屋稅來打擊囤房,卻被學者吐槽沒有實際作用。同樣飽受房市過熱的還有新加坡,為了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新加坡從今年一月開始實行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房屋稅,永久居民跟新加坡國民持有第2戶以上,要課高達10%的房屋稅,估計今、明兩年的房價跌幅可達10%~20%。新加坡下重手,第2戶以上要課高達10%的房屋稅。(翻攝自維基百科)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接受東森新聞訪問時分析,以總價1000萬、評定現值30萬的的房屋為例,若房屋稅提高到3.6%,一年只增加幾千塊的稅額,和轉手獲利相比之下相差甚遠,實質的影響恐怕微乎其微。同樣是地狹人稠的新加坡,國際知名城市的光環,加上寸土寸金的地理環境,房價也是居高不下。根據Knight Frank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豪宅價格曾攀上世界第四高。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曾經大力強調「住者有其屋仍然是新加坡最核心的價值」。新加坡在今年一月推出房屋稅的改革措施,除了首購族之外,其他都屬於課稅的對象,採階梯式遞進,永久居民跟新加坡國民第2戶以上要課10%,外籍買家更調整到15%。根據CNBC和路透社報導,新加坡今年三月的新屋銷售量已經降了83%,今年1-3月的住宅銷售也創下4年多來的新低,估計今、明兩年的房價跌幅可達10%~20%。
火神麒麟 wrote:
國情不同.經濟不同
新加坡大多本來就是公屋居多(上次新聞說90%)所以怎樣搞也只會搞到那10%的有錢人
反之台灣...國宅或合宜宅....只有10%...另外90%都是人民辛辛苦苦隨房價漲幅而用真金白銀買下來的資產.不是政府釋出排隊而來的....便宜貨
腦殘的只想用那樣簡單又草率的政策..打擊90%人的資產...
可否一問,樓主真的有分析過 1.2% 的影響嗎?
1.2% 是很"腦殘" ? 又"簡單"? 又"草率"? 打擊90% 的"非自用住宅"的資產?
樓主真的有仔細想過嗎?
換個方式呈現好了
今天政府因房市不好,股市過熱,宣布調降非自用住宅稅率由1.2 降到0.5,如何?
1.2% 是很"腦殘" ? 又"簡單"? 又"草率"? 鼓勵90% 的"非自用住宅"的資產?
還沒有跌到你理想的價格,
就已經被人接手了,別人銀子比你多,
再者,我800W的房子,你要打成400W,
你說這些已經有房子的人,不是老子跟你拼了,
就是我乾脆不要繳貸款了,銀行受得了???
凡事不要想得那麼單純~
政府打房,依臺灣處處講求人情、鑽法律漏洞的民情(這與新加坡大不同),
恐怕沒有打房成功,就打到經濟,
你想政府這一票專家,又不是神經病,要跟選票過不去,
個人覺得打房,喊喊口號,讓這些沒有房子的人安慰的感覺,
喊了幾十年了,
你有看到什麼結果嗎?
更不要說,對岸有一票炒房高手,
正摩拳擦掌要來臺灣買地。
拿新加坡跟臺灣比,一個是進步國家,另一個....
新加坡人聽了都會流眼淚。
努力累積自己的財富,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不是一直在期待什麼會發生,那永遠都是事情在選擇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