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價從原本的3000萬跌到剩1000萬 購屋人貸款2400萬就會不想還進而變銀行變呆帳? 但以後不也還是得還錢不是嗎?

為什麼房價從原本的3000萬跌到剩1000萬 購屋人貸款2400萬就會不想還進而變銀行變呆帳? 但以後不也還是得還錢不是嗎?

貸款的2400萬-1000萬=1400萬難道以後不用還嗎? 為什麼會常聽到這種說法呢?
就宣告破產就不用還了,以後名下也不能有財產...
還可以跟銀行喊 % 數, 如果1400萬能喊到5折或更低, 那就賺到了...

淡定茶 wrote:
為什麼房價從原本的3000萬跌到剩1000萬 購屋人貸款2400萬就會不想還進而變銀行變呆帳? 但以後不也還是得還錢不是嗎?

貸款的2400萬-1000萬=1400萬難道以後不用還嗎? 為什麼會常聽到這種說法呢?



貸款金額是2400萬,但房子只剩1000萬價值
這時銀行會要貸款人追繳 1400萬

所以只有二種情況
1.貸款人拿出1400萬給銀行解決問題
2.貸款人認賠頭款600萬跑路,呆帳給銀行處理
剩下的1400萬當然還是得還....只要名下還有其他動產不動產..銀行會一直追
另一種是脫產...把名下所有財產轉走..


所以房價下跌,如果貸款人繳不出被銀行追繳的價差....
就只能等著被法拍,拍後不足額部份...銀行會繼續追.


被銀追繳的案例應該不多,因為過去漲了十多年了
未來如果有跌掉30%以上,銀行就會開始追繳擔保品
來算算有多少人會回這篇文!!!


01網,你真的太屌了!!!
淡定茶 wrote:
為什麼房價從原本的3000萬跌到剩1000萬 購屋人貸款2400萬就會不想還進而變銀行變呆帳? 但以後不也還是得還錢不是嗎?
貸款的2400萬-1000萬=1400萬難道以後不用還嗎? 為什麼會常聽到這種說法呢?



我把買房的人分三種,遇到上述狀況分別的可能反應如下:

1.自住客...認賠,咬牙把貸款繳到完,反正自住沒差...
2.賺租金的投資客...這種通常自備有一定的比重,買房主要想賺穩定租金,已評估過風險報酬...租金
可COVER貸款下應該也會把貸款全額繳完。
3.只想炒房轉手的投機者...這種人最貪得無厭了,買房是想趕快轉手賣出賺價差,貸款比重通常會相當高,
而在玩這種投機遊戲之前已經處理好其它資產了~例如轉到境外公司或是轉給
親人持有~遇到你說的狀況,有可能乾脆不環錢,會直接宣告破產...


現在就怕是第3種人太多,引起連鎖呆帳倒債效應。
淡定茶 wrote:
為什麼房價從原本的3000萬跌到剩1000萬 購屋人貸款2400萬就會不想還進而變銀行變呆帳? 但以後不也還是得還錢不是嗎?
貸款的2400萬-1000萬=1400萬難道以後不用還嗎? 為什麼會常聽到這種說法呢?


你的貸款算八成好了
也就說評定3000萬的房子貸出來2400萬
當價值"變動"到等於2400萬銀行就要你追增加擔保品了
所以即使這間房子變成1000萬
你也"先"追補給銀行1400的擔保品
你值2400萬時不補~銀行讓法務按"法定程序處理"送法院
小老百姓想倒銀行的帳沒那麼簡單咧
想宣告破產不是那麼簡單的,幾個同事欠銀行錢,房子被法拍後,不夠的部分
還要每個月被強制扣款,扣到還完為止,不要天真的以為欠錢銀行拿你沒辦法,附代一提欠的利息還是照算。


monster_oliver wrote:就宣告破產就不用還了,以後名下也不能有財

khc90331012 wrote:
想宣告破產不是那麼簡單的,幾個同事欠銀行錢,房子被法拍後,不夠的部分
還要每個月被強制扣款,扣到還完為止,不要天真的以為欠錢銀行拿你沒辦法,附代一提欠的利息還是照算。


銀行是不做賠本生意的
除非有辦法像 孫道存 脫產
不然一般人是玩不過銀行的

最算最後債權真的收不回來
銀行會賣債權給討債公司...到時就有黑衣人上門要錢嚕..
台灣就一個小島..是能跑去那 = =

除非像王又曾這種...直接跑去美國

jiangliki wrote:
銀行是不做賠本生意的...(恕刪)


所以啦!以小窺大
房市該跌是共識
但跌多少才有感又動搖國本?
能降低民怨之首又不傷筋動骨正是考驗當權者的智慧
我認為2016前控制在20%內應該是一個蠻嚴肅的數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