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和部長說明年開始要課房地合一稅,這對房價有何影響?

以前的稅都是不段的轉嫁賣方把房價越墊越高

這次的房地合一稅會再被墊高房價還是真的會打到房呢?


各位網友有何看法?









為抑制高房價,政府單位動起來,除了房屋稅修法三讀通過外,財政部也持續出招,進行全國首次的房屋持有總歸戶,將課徵「囤房稅」,同時,預定明年初提出房地合一課稅法案。房屋稅修法本會期火速三讀通過,將課徵囤屋稅,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稅率由現行的1.2%-2%,調高為1.5-3.6%,張盛和表示,待房屋稅修法總統公告生效後,財政部也將公告非自用住宅定義。根據財政部規劃草案,自用住宅須滿足三大條件,包含沒有提供出租使用、本人、配偶以及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且本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持有房屋3戶以內。「不是持有3戶就等於自住,須同時沒有出租,且供直系親屬居住的事實」張盛和強調,這是我國稅制史上頭一回全國總歸戶,就全國總歸戶後的數字可以發現,有人竟然名下持有129戶,很驚訝,確實有人在囤房,過去房屋稅全部都用1.2%計算,這極不合理。張盛和表示,全世界只有我國房屋以及土地分開課稅,不過,不動產稅制改革不會做大規模的變動,因此,現行的土地、房屋持有稅不會變動,未來在推動不動產稅制改革時,將朝土地及房屋移轉時合併課稅著手,預計法案會在明年初提出。張盛和指出,不動產稅制改革必須社會要能接受,其次、立法院要能支持,若社會不能接受,立法院不能支持通過,即使法案提出,最終也會落得與過去相同的處境。他說,財政部過去5次提出不動產稅制改革但都無功而返,因此,不動產稅制是未來稅制改革上需要最謹慎、最費心的部分。對於台北房價看法,張盛和認為,台北房市走了10多年的多頭,已經到了差不多漸漸往下的階段了,要往上衝的力道也很弱了,雖然台北市可供建築土地稀少、房屋供應的戶數有結構上的問題,房價要一下子掉下來不容易,但有慢慢往下滑的跡象。張盛和分析,影響房價有三大因素-資金、供應以及預期心理,資金方面,國內資金還很寬鬆,對此,央行以及銀行都透過針對性審慎措施以及調整貸款成數控管,至於利率方面,央行基於資金因素,因此,暫時不會用這項工具。在供給方面,如改善交通,當地供給量就會增加,此外,內政部對社會住宅的增建,國產署也會提供幫助,有關部會相關配套都在做,「若社會住宅可以多一點,對房價會有影響」。最後在預期心理部分,台北市房價若能下滑,當然對預期心理有幫助,不過,即使台北市房價下跌很多,也不能解決青年居住的問題,青年居住問題還是要靠社會住宅、青年住宅,要靠捷運等交通運輸的改善,需要多方面一起來。原文網址: 房地合一課稅 財政部明年初端出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30/363078.htm#ixzz33IFryFbj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多頭表示:你們空軍不要在嘴炮了,買不起房在01取暖是沒用得,領22k沒實力得人才在喊空!以上我幫多頭說得

以下我認為空軍有錢得大有人在,為何一定要現在買房幫笨多頭解套,錢有很多用法一定要房房房是嗎!買100張中保中華電不好嗎!報籌率不是比現在房高嗎!
看到這句話"很驚訝,確實有人在囤房"

就覺得這個官員很假

一切都只是為了討好長官而做的

不用對他期待太多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不要讓我笑,,,,

那個稅率調一點點

跟本沒人會在乎


選舉到了,,,,別太認真


地價稅併入房屋稅,又按實價核課3.6%的稅,通過當天不動產就崩盤了,

崩盤後稅基自然會變少,所以政府不會傻到下這麼重的手.


不動產稅制的問題,是在稅基不是稅率,稅基往實價靠攏是既定的方向,

但下手要精準,過猶不及都不是正道,追求居住正義不代表要把房市滅絕.


davidsmoker wrote:
地價稅併入房屋稅,又...(恕刪)



如果是真的,那值1000萬的非自住房子一年就要繳36萬的稅


是嗎?
Gibondy85530 wrote:
如果是真的,那值1000萬...(恕刪)

問題是政府的公告價,遠低於成交的市價
1000萬市價的房子,搞不好公告現值只有100萬
那就算課3.6%
一年頂多36000

a388 wrote:
看到這句話"很驚訝,...(恕刪)


官員, 立委屯房,屯地 最多
這些人會拿榔頭砸自己腳嗎?
當中有提到土地及房屋移轉時合併課稅

所以等於是要實價課稅了


人口紅利前~政府不缺錢低稅~需求多~課稅墊高房價

人口紅利後~政府缺錢高稅~需求大減~課稅壓低房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