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房價的因素當然很多,看看這條新聞:台灣去年生育率僅1.065 世界最低 民眾長期生活水平恐降-鉅亨網。政治就是借助經濟手段去改變自然的力量、當房價過高、所得過低、要年輕人去哪生育呢?自然的調整就是減少人口、資源變多了、房價自然下跌,只是自然調整的過程很長、很長~~
micli1973 wrote:
我只知道群聚效應....
因為老年人口增加必須靠近醫療資源豐富的大都會
人口會集中在都會區(漲持平)...越鄉下人口越少(跌持平)
另外富有人如台北人隨便賣一間遷移到中南部...
到時就是中南部在地人的夢饜........(附近就是北部人下來買的)
是這樣嗎...
薪水三萬與六萬的差別-一篇網路流傳令人省思的故事 (轉载)
不論你的薪水如何?
快樂做自已最重要.
薪水(六萬與三萬)
這個比較非常有創意,不失一個可以深思的題目。
●新竹VS新屋
上個月我搬回新屋當司機了,月薪三萬。
一個電機碩士放下新竹科學園區月薪六萬去幫人家開車?
哈!我的同學都在笑我。
在新竹,我買一間二手透天厝要800萬,貸600萬+200萬自備。
在新屋,我買一間全新透天厝只要350萬,貸150萬+200萬自備。
新竹,我負債600萬,每個月要繳房貸3萬7。
在新屋,我負債150萬,每個月要繳房貸9仟3。
在新竹,上班為了怕塞車,6:30起床,下雨天運氣不好,
在塞車的車陣中塞1個小時,心裡也幹譙了一個小時。
在新屋,我8:00起床,開車十分鐘到公司。
在新竹每天7:00出門,22:00回到家,每天在外15個小時,
為了那600萬負債,所以我用青春去拚那六萬的薪水。
在新屋每天8:15出門,17:15到家,我可以在家吃飯,
晚上做我想做的事,因為我負債只有150萬。
同學問我薪水會不會不夠用?
在新竹,繳完房貸,我剩下2萬5。
在新屋,繳完房貸,我剩下2萬,只差五仟嘍。
新竹的新貴因園區而發達,新竹房地產因新貴而發達,
新貴的錢最後吐給房地產,自己卻要拚死拚活去工作。
這樣的生活,真不知是錢的主人,還是被錢所奴役?
房貸20年,人生有幾個20年,一生中若有10年在新竹園區工作生活,
呵∼真的,不如歸去!
這篇文章看來好笑但卻很實際,記得早年一些像警察、老師...等等的公務人員,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調派到大都市裡,不過現在情況不太一樣了,
不少人現在反而希望能夠調派到小鄉鎮(當然不是偏遠地區啦!),
因為生活機能不會差很多,但消費、生活步調卻是差個十萬八千里,
重點是:公務人員到哪薪水都一樣啊!
何必留在業務量大的大都市裡咧?
就算不是公務人員,到了小鄉鎮薪水比不上在大都市的水準,
但由於相對的消費也降低,
所以能存下來活用的錢不見得會比在大都市裡少,
也就是:「賺多少不是重點,能留下多少才是關鍵!」
只是我們似乎常常不能跳脫薪水條上數字的迷思,做了看起來不錯,
但其實本益比不怎麼理想的事情。
我們往往不斷追逐著錢的腳步,但是辛勤不斷的工作卻造成心理和身理不斷累積壓力,
然後持續羨慕著別人!
腦袋裡轉的總是為什麼別人過的這麼好?
為什麼她們過的這麼開心?
為什麼他家裡都什麼都給他?
負面情緒不斷滋生循環,讓自己生活過的更不開心,工作越來越不順利,產生更多的抱怨!
有人跟版主說過一句這樣的話,
<到底是人喝酒還是酒喝了人>!......................(噓!因為版主也喜歡小酌兩杯)
喝酒怡情開心,喝多了自己痛苦難過,感覺是酒喝了你......
同理<是用錢還是被錢用>!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並不是大家不用賺錢不用工作,其實有時想法轉一下,會讓自己過的更好,正面積極的想法,
也會讓自己招來更多的好運!
以quarter century(25年),或 half century(50年)來看,
在已開發國家,或是高速發展的新興國家,確實超過8成
是只漲不跌的!但中間仍有起伏,非一路上漲.
未來呢?
看幾個趨勢,以台灣而言,少子化是現在進行式,很多人認為
當人口紅利消失,勞動人口降低,房價將榮景不再!這樣說不是沒
道理,只是問題看得太過單純化,房地產除了實質面人口供需
之外,還有資金停泊,投資,避險,商用,...等隨時勢轉變所生出來
的需求,除此之外,家戶人口減少,造成類假性需求,還有一個在
這個爭論不休的房地產版很少提及的問題,那就是人口高度
都市化的問題,未來30年,將有90~95%的人口集中在都市,這
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另外未來將有數百萬戶房屋面臨需要
拆建成新屋的問題,即使都更困難,真到沒辦法住還是要有新房子
才能解決問題,加上貨幣氾濫等因素,交叉拉扯房地產價格,所以
任何專家試圖對房地產作斬釘截鐵地預測,都是冒著信用上極高
的風險,因為牽扯的因素太多了,絕非單純的房屋供給,人口減少,
利率資金等單一因素決定的,何況房地產還有區位的問題,絕不是
簡單可以判定漲跌的.
如果真要猜,我個人是覺得,六都未來趨勢還是向上,其它鄉鎮等
非六都區域將會像歐美先進國家一樣,都是幾百人的老人小鎮,
房價自然向下,也就是房價會兩極化,說漲也對,說跌也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