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news.yahoo.com/%E6%88%BF%E4%BB%B2-%E4%B8%8A%E5%8D%8A%E5%B9%B4%E6%88%BF%E5%B8%82%E5%83%B9%E8%B7%8C%E9%87%8F%E5%B9%B3-102900677--finance.html
剛剛猛一看還以為看錯了,
年初不都喊價平量跌,
怎麼才三月就變成價跌量平?
不過建商及投客的好朋友都喊跌了,
看好房市的多多們要加油,努力撐住阿,
空空雖然也想買房,但就沒錢買不下去啊。
多多們,
有房要賣的快怒漲50趴,
嫌房不夠的快怒掃好幾間。
加油,台灣的房地產就靠你們了。
以前因公告價格低加上折舊, 持有稅是逐年減少, 但自從實價登陸後, 我家的持有稅是每年都在增加, 就是公告價格越來越往實價靠近, 持有稅增加是一直賣不掉要面臨的壓力, 另一點是折舊, 1年房, 3年房, 5年房, .... 前幾年房地飆漲, 根本沒折舊這回事, 賣不掉就加價賣, 但如今量不出, 不好賣, 房價卻不動, 甚至開始鬆動, 就又是另一個要面臨的壓力, 再來是政府隨民粹惡搞, 每月每年都有新的打房話題, 是不是真的打房不是重點, 群眾的預期心理才是問題, 有打房的預期心理, 量就難衝, 量不衝, 價就難穩, 這又是另一層壓力
但對多多最大的壓力還是亞幣競貶, 美元升值, 幾十年前無殼蝸牛運動後, 房市一波長達十多年空頭的歷史背景就是台幣從25.x貶回33開始的
所以綜觀來說, 目前房市面臨短中長期的利空襲擊
短: 政府稅制與民眾對打房的預期心理
中: 匯率走貶
長: 政府財務與人口老化
當然也不盡然都是利空, 目前寬鬆的環境還是支撐房市很重要的力量, 但問題是量, 量, 量, ... 擴大寬鬆卻還不見量? 今年的量是很重要的指標, 不然當FED提早升息, 非美貨幣會加速貶值, 如果出量卻價跌, 那這時的出量就變是空空的利多了
手上如果有投資賺價差用的房產, 建議有賺儘早離場
當然, 不是投資客, 只要貸款繳得出就都不是問題, 單純面對自己房子帳上的跌價損失而已
快樂是自找的 wrote:
https://tw...(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