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知道為何大家那麼夯社會宅耶

社會宅又不是可以永遠住下去,
我沒看錯的話,應該只能住六年

那....六年後呢?再搬家尋覓新住所??


我前幾天聽我一個朋友講的例子,我覺得很有道理,大家不妨聽聽看

我朋友提到,他的大學教授當年任教時,學校有配發教授免費宿舍,
所以這個教授也就沒去思考買房的事情,
但是,
教了10幾年後,宿舍被學校收回了(原因沒講)
所以教授只好去看屋,這時才發現根本買不起,
因為10幾年期間,房屋每年都漲
最好只好棄台北新北,跑去基隆買屋


同樣的,現在的社會住宅只租不賣,而且好像只能租六年?(有錯請指正)

問題來了,請問六年後呢?有人願意賭六年後房價都不會漲?
還是這六年住設會宅可以存到錢? (但社會宅的租金好像沒有比較便宜???)

總而言之,我還是覺得自己擁有房子,才有最高的自主權
不必房東收回不租時,就必須帶著妻小尋覓住處

若是自己的房子,也才會比較願意花錢花心思去佈置這個愛的小窩
如果是租的,應該不會想要花多少心思去佈置吧??

趁現在房價跌了,趕快出門看屋吧,練一練看屋經驗值
這樣,真的看到好屋時,才敢下手!

若止跌了,又漲了,你買得下去嗎?
文章關鍵字
現在有些問題是

1.平均薪資跌回15年前

2.房價是10年前的2-3倍

3.成交量大幅萎縮

4.美元升值升息造成原物料及資產類產品漣漪效應

5.晚婚+少子化

6.房價/租金比超高

以你的台北的大學教授買房的台北市來說

隨便買個30年30坪老房子都要2000萬

新北市第一圈1000萬

新成屋就更不用說了

目前大部份一般上班族沒幾個負擔得起

在投資客退場,自住需求不振的情況下,雖然市場資金寬鬆,但觀望氣氛濃厚

房價會漲不是因為台北土地稀有,主要是全球資金寬鬆讓熱錢湧入造成的

即使未來房價不跌,反正一般上班族已經負擔不起了,一坪100萬跟一坪200萬有差嗎??

這就像有幾個散戶會去買現在的大立光股票??說不定會漲到3000/股呀,不買可惜呀

不過買到1300/股的宏達電跟130/股的宏達電差蠻多的就是了
他們是希望別人去租社會宅,這樣房屋市場就少了一份競爭壓力。

就跟省電希望別人來省,是一樣的道理。


凸歸台灣 wrote:
他們是希望別人去租社...(恕刪)


應該是等著撿便宜,想賺差價
老實人4313 wrote:
應該是等著撿便宜,...(恕刪)


所以才要台北屋.新屋.大屋..
賺差價..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投資客.
積極的人,有六年時間去存錢找新房,
消極的人,有六年可以不去管住房的問題,
社會宅讓你多一些選擇,
端看你要當哪種人而已.






親身經歷的事,八年前我同事存款 400萬,公司在桃園南崁,
因為公司對面有棟舊透天房東一個月只租 8000,有天有地有車庫,想當然輕輕鬆鬆。
日子愜意,念念不忘這位貴人房東,於是就租了八年,也生了兩個小娃兒。
現在房東要收回房子了,結果買不起房子了。

對於社會住宅,其實未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應該還遇不到,幾年後可能會吵到某位官員下不了台。
基於照顧弱勢,弱勢若繳不出房租,等等其他很多問題,身為房東的政府不知道會怎麼解決這類問題。
強制驅離? 繼續住免錢? 等等將會衍生出很多問題。
莫怪美河市居民會抗議,當然他們無權抗議,因為房子是政府的,房東說了算。

看看最近常常很多房東驅離房客的新聞,看了不為鼻酸,但房東也是捍衛自己的財產,若今天房東是政府。
做法可能就無法那麼強硬了。
六年後有背景的找個議員民代關說一下
沒背景的在媒體面前拉個白布條說政府冷血要斷人生路
繼續爽住下去⋯
有能力買房當然很好
但現在房價高不可攀,
社會住宅只是多一個選項,供民眾參考。

感覺這是台北的問題, 其他區域需求沒那麼明顯?

因為除了台北, 大部分地方都是看不起房子而非買不起房子....

不要又回到以前的國宅循環, 新屋或有吸引力, 舊了就是問題的開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