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看到了這篇文章 覺得中肯的地方是 直接擊中我們一般的文化迷思

"有土斯有財" "租不如買"

但卻都忽略了 "生活品質" "心理壓力" "財務自由度"

作者務實的態度是: 如果你是有餘裕現金可以直接買 或是 軍公教有極穩定的工作 是屬於可以買房的族群

題外話,在我私人的感受上 我們付稅金給軍公教人員 卻讓他們炒房 買房 屯房...(稍稍有點不平衡...我現在的房東就是老師退休)

傳送們

請別再說買不起房就是 loser, 這個社會有資源的人是一直貪下去的氛圍 很多努力卻非軍公教的年輕人 也是有一個盼望可以成家 只是唯有先跳脫舊有的思維 才能夠真正的自由

文章關鍵字
我認識一堆非軍公教,例如水泥工 磚工 模板工等,都還是自己買房子,它們也都沒又固定收入,人家都能辦到,這裡面有些說法無法獲得認同歐。爾且20年房租都不會漲?就算不會也花了360萬,房子還不是你的,買1000萬頭期300萬貸700,我租給你,之後再去貸款又有錢可以買上投資,你每個月可要幫我交1/2的房貸。
況且:
你的房子真的在幾年內暴漲了一倍,你把它出售大賺了一筆,接下來你和你的家人要住哪?如果你想住在同樣的地段,因為所有的房子都上漲了,所以理論上你還是只能買到類似的房子,那一開始又何必賣呢?所以你剩下的選擇只有下兩個:

一是去偏遠地段買便宜房子,手上可以握有盈餘,但這是你犧牲生活的便利性和熟悉環境所換取的,很難算是投資上的獲利。二是買掉房子後,在原地段租屋,這樣在我看來也不盡合理,若一開始就用租的,並且好好理財,說不定現在手上閒錢更多。

乍看之下,房價上漲會帶來利潤,似乎是個好投資,但請別忘了,靠房地產投資致富的人不會只有自己住的那一間房子。

漲一倍是2000萬,如果繳清後再去租房或到其他生活品質更佳的地方買房如往台南或台中居住,更能有生活品質,直接退休都不用做事了,你說這樣不好嗎?爾且租金高於房貸的做法很多,比如一整層只能租15000元,但是如果隔成7間雅房雖坪數小(我同學還做過30坪隔10間只有張床還簡單桌子一間出租7000勒),相信我一堆人要租,每間租6000,就有42000了,簡單高於貸款金額,那怕啥?只要你的位置接近市中心或交通要衝,這些都不是問題。

但是這句:
房子原本就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說得真好,有錢人才買得起台北市房子,不要在那邊自我安慰要求居住正義,要台北市降價賣,想太多了。

kamiru621210 wrote:
我認識一堆非軍公教...(恕刪)


後面那段話看似對的
但僅建立在房價持續上漲時
若相反則不成立
說的好~ 頂一個
真的要買等空襲來了再說

s927471 wrote:
無意中看到了這篇文...(恕刪)


我倒覺得是50歲前不要急著出國玩

如果你是有餘裕現金可以到處玩 或是 工作於國際化的場域 是屬於可以到處出國的族群

那等到70歲的時候~可以買房嗎?
談論幾歲錢別買房不一定正確

當房價過高 成交量大減時 別急著買房 才是正解

dannyETTC wrote:
談論幾歲錢別買房不...(恕刪)


這句話點出大家的盲點了,不是幾歲買房,而是你是否有能力可以長期繳交房子貸款。

大家能力不同,自然不可一概而論。

老實說,現在應該是高點了,若無自住需求,觀望一下再出手,也許可以少工作十幾年。
s927471 wrote:
請別再說買不起房就是 loser, 這個社會有資源的人是一直貪下去的氛圍 很多努力卻非軍公教的年輕人 也是有一個盼望可以成家 只是唯有先跳脫舊有的思維 才能夠真正的自由)


真的!不用執意買房。再等等吧!都等那麼久了,對吧?01上很多人都說要崩了要腰斬了,不是嗎?

然後跟我們這些包租公租屋就好了,我們提供跟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便宜的租金,租客過的多輕鬆,又可以保有生活品質。

並且我們這些包租公來承擔沉重的房貸。我們很願意吃苦的。

真的,不用謝我們了。
如果是20年前,這句話就不適用

但是以目前來看,
確實是年輕人不需要在50歲前買房..

錢拿去投資在其他地方都比買房好太多了
投資報酬率高..

但是缺點就是,租房也沒辦法過有品質的生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