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朋友
現在住台北一個月租金2萬
因為小孩要出生了
想省房租
所以買林口
您好:我是房產新手也不是投資客,只是年紀到了有結婚打算自然就有買房需求,所以最近都會上來看一下,有幾點不懂想請教一下,我看新公布的房地合一就投資客立場,我只要登記在自用住宅不管多久賣掉獲利小於400萬就不會課到稅呀,那為什麼會影響投資客,現在我也是考慮要先租還是買,因為如果現在買到高點以後有小來長大了要賣如果沒獲利那就GG了,畢竟人生或許就這一次賺錢的機會,看了你的文章所以您是建議2017~2018再進場嗎?? 小弟不才 呵呵
其實,2017~2018大跌區主要是重劃區有很多新建案的地區,其他如台北市中心以及沒有新建案的地區,只是因為有那些重劃區的比價效應下,也會跟著向下修正。
但是,說句實話,會在2017~2018出來的新成屋,大多是最近買的,由於買進成本就是這麼高的情況下,他們願意殺多少?所以,實質不願意交屋,損失頭期款15%是最壞打算,只要跌超過這數值,他們就是頂多違約不交屋了!接下來換建商頭痛...
最近殺價殺的多,是因為現在新成屋都是2~4年前買進的預售屋,所以都有一定的價差,現在殺出只是少賺,所以情況完全不同。如果,你用現在殺價速度去期待2017~2018會殺更多,你可能會失望....
所以,如果你要買新成屋,除非因為建商倒閉房市崩盤,其實今明年買跟到2018買,我預期落差不大(買進成本問題),所以,看喜歡最重要,最近都可以慢慢挑了...反正,現在幾乎每周都會看到瘋狂殺出的超跌件,觀察到那種的,趕快去搶,幾次沒買到,你就會有些感覺了...搶屋子,是要經驗的!最近超跌件平均每1~2周都出現在一件,然後消失很快,你認為誰在收?
基本上到2019,所有新成屋釋出大利空就不見了!會回歸正常供需問題,需求少的地方就是繼續跌,需求多的地方,就是隨著屋子消化完畢而價格回穩... 所以個人評估是一些大台北的會搶先落底...後續就是看政策面有無利空或利多了,要不然就是所謂的利空出盡...
至於,如果是買中古屋,倒是很建議搶年底波。我只談一個觀點:如果我是下一手買房的,看到買進屋子兩間價格與條件差不多,但是一間新制、一間舊制,我會問那間舊制的:雖然你要賣1000萬,但是我看到另外一間也是1000萬,相差不多,如果你願意讓我寫買入1200萬,並配合我做金流,然後你會吸收稅金(多少算出來─大約會多40萬併入當年綜合所得稅),我就跟你買,願不願意!?
甚至願意幫對方貼稅,你認為,賣哪一間比較有優勢?
如果,你是單純只考慮到所謂的新舊制稅額落差,自住六年以上,你是明年初買沒錯!但是,你如果是考慮到下一手接手意願的機會成本,以及我曾經提過:暴斃條款、買老屋的都更需求、以及六年內轉手時,其實,舊制都是比較好的...
當然,有可能賠了房價就是,因為沒有人可以預估,究竟怎麼跌,以及跌多少,這是無法評估的...所以,一切都是看你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