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多頭概念:價格為王?別傻了~人口紅利和資金潮才是王!

很多人堅持地段和價格才是王道,
但小弟認為資金潮才是王~

例如2013的高潮到2014的量縮
在房地產市場裡流動的資金總量減少了1兆(1/4)~
你可以想像,資金就像人體裡的血液,
現在血量已經變少了,流失1/4的量已經足以致命,
不用想著現在靠化妝暫時保持光鮮的氣色還能維持多久...
換句話說~價開在高,變不了現也沒任何意義~


說穿了房地產炒作和股票一樣~就是個賭盤,也是有週期性的
只是房地產的週期特別長,是靠長時間的分期貸款來支撐,即使漲到了高點,一兩年內都不會有明顯修正~
因此會讓人產生一種中期房地產根本不會跌的錯覺...

(個人相信好的地點長期還是漲的,但之前漲過頭了~接下來人口會急遽老化,這一代的擁屋者不一定還能看的到了...)

很多人說台灣房價漲了1X年,但其實漲了1X年的只有在台北(頂多加新北少數區域)
對其它地方來說,其實真正大多頭最多只走了5年(09~13)~
脈落簡述如下:

2008...海嘯期
2009...醞釀期
2010...激情期
2011...飆漲期
2012...狂熱期
2013...高潮期
2014...無量期
2015...窒息期
2016...昏迷期
2017...死亡期
2018...入土期
2019...重生期

16年以後是個人預測~
如果14年的量縮,已讓許多之前賺飽飽的人跳出來天天叫苦,
那麼15年的交易量,目前已可以確定比去年更慘了,只怕是會讓人窒息
到了16年,大選政治等因素干擾之下,才是真正的昏迷~大家將完全忘記曾經光鮮的房地產,
於是17年,大眾認賠拋售和預期心理才會真正發酵,恐慌性拋售有可能讓房市進入死亡
等到18年,經歷一年多的動亂,一切將進入死寂
直到19年,才有一絲絲希望能再次重生...

但不幸的是~15年開始,每年將有1%的勞動人口退休
到了19年,勞動人口將減少4%...
這意味著,有剛性購屋需求的人口至少將至少消失4%,
而需要現金的退休者,會將手上過剩的房產給變現...
所以到時候,將會有更大量的餘屋被釋出...
各種悲觀氛圍下,屆時房市進入價格動亂必定是常態~

所以個人認為~越快到谷底入土,對房市影響越小~
如果按照上面劇本走,台灣房地產少說要慘個10年...
資金潮跑掉了~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補回~
這也難怪現在政府必須要開始救市了~
好棒的分析阿

可以順便分析從08~15年的剛需有多少

這幾年缺屋還沒買的剛需有多少嗎?

這才是真實的數據
phalex3 wrote:
好棒的分析阿
可以順便分析從08~15年的剛需有多少
這幾年缺屋還沒買的剛需有多少嗎?
這才是真實的數據


我的重點不是只有剛需
相對高檔的房地產歷史天價,
不是只有剛需就能撐起來~
比如非洲許多國家表面剛需強大的很,但那邊的房您要買嗎?

重點是背後的資金潮和市場氛圍~
當大家看好一樣東西時,預期心理就是會讓人拼命掏錢逐夢,把價格推升到歷史新高;
等大家看壞一樣東西時,預期心理也同樣的會讓人拼命逃命,把價格推落谷底~


台灣人均所得這十多年已經沒什麼成長了,
有剛需而過去還沒買的大部分都只是一般老百姓~
他們過去都覺得貴了,預期他們未來進場還能推高價格(支撐就好),完全是不切實際的。

過個幾年回過頭樓看過去幾年的房價所得比,
你會覺得現在的價格簡直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maxkingella wrote:
很多人堅持地段和價...(恕刪)

這種心得文比那些只會轉貼的好太多了
從過去交易資料來看剛性需求有難度
一間房子的交易你無法舉證是自助還是"投資"
剛性需求分析須先來定義
房屋是自住而不是投資
有自住的需求,房屋才有價值
投資客最終才能轉手倒貨

什麼樣的人會是自住需求的大宗
個人認為應屬新婚成家的年輕人
2014年的資料顯示台灣平均結婚年齡(男32.女29)
推估男性與女性大概為29-32歲(平均31歲)

參考各年出生數來推算
年 │ 出生人數 │ 成家年度
70 │ 414,069 │ 101(量價齊揚)
71 │ 405,263 │ 102(量價齊揚)
72 │ 383,439 │ 103(量縮價平)
73 │ 371,008 │ 104(量縮價跌)
74 │ 346,208 │ 105(量?價?)
75 │ 309,230 │ 106(量?價?)
76以後大多在310,000~330,000之間,平均估320,000


105年相較102年少了50,000人。
106年相較102年少了95,000人
107年後每年均比102年少了80,000人
如果105年沒脫手,107年你也不會想賣了


需求是需求,房屋不是拿來住
台灣不一樣,賣不出去加價賣

以上



maxkingella wrote:
很多人堅持地段和價...(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顛覆多頭概念:價格為王?別傻了~人口紅利和資金潮才是王!

外頭都要劇變了
哪天新台幣只能當壁紙還不太好用
想過這一天嗎?

maxkingella wrote:
很多人堅持地段和價...(恕刪)



很棒想法……可是大戶早高點賣光……只剩下最後一群……羔羊



豪哥大 wrote:
外頭都要劇變了
哪天新台幣只能當壁紙還不太好用
想過這一天嗎?


先前已有說了...
新台幣長貶是必定進行式
慘一點說不定1:60都可以看的到
不要留太多新台幣現金,可以換就通通換美鈔
我看的房價下修的房市空頭,是用房價所得比來算
不是用現金的絕對值來算。
但如果新台幣的貶值,是短時間暴貶變成壁紙,台灣勢必動亂
留著收租房也沒什麼用了~因為到時收到的也都是廢紙

maxkingella wrote:
先前已有說了...
新台幣長貶是必定進行式
慘一點說不定1:60都可以看的到
不要留太多新台幣現金,可以換就通通換美鈔
我看的房價下修的房市空頭,是用房價所得比來算
不是用現金的絕對值來算。
但如果新台幣的貶值,是短時間暴貶變成壁紙,台灣勢必動亂
留著收租房也沒什麼用了~因為到時收到的也都是廢紙

我是想著有沒有被強迫改用人民幣的那一天
美金才是王道啊^^

當初看9月升息的部分,

3月進場買進定存,

價格買的不太好,

不過目前半年3.5%還是有的!

如果價錢買的好的大大我看應該已經5%了吧^^

半年5%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