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政策也被建築師批評為「極度擾民」。
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林長勳表示接受工商時報訪問時就說,市府新規定是錢少、責大,誰敢簽證?
若建築師不願背書,未來可能也會影響民眾購屋意願。
每件3000,如果查過後才又偷偷蓋,沒事法院還要走一走,建築師會不會同意呢?
我們繼續觀察下去這個政策的執行細則以及會遇到的相關問題...
很多政策立意都不錯,但是實際執行面卻是有很多困難的!
為了杜絕違建,北市府宣布9月1日後取得使照的建物,未來首次移轉時需附建築師開立的「無違章」證明,否則即報即拆。公文一出,建築師怨聲載道,除了人力吃緊、責任歸屬更是一大問題;而若是建築師不願背書,恐怕將影響民眾購屋意願,最後連帶仲介也跟著倒楣。
北市府規定,自今年9月1日後取得使照的新建物,在首次辦理登記,或所有權移轉時,必須附上建築師開立「3個月內無違章建築」證明,未來也不排除擴大至中古屋,宣示對抗違建的決心。 不過,這項政策也被建築師批評為「極度擾民」。舉例來說,目前北市約有1000名建築師,以北市每年的成交量來看,未來人力不足恐成一大隱憂,再者,若日後發生違建弊端,責任歸屬也欠缺規範。 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林長勳表示接受工商時報訪問時就說,市府新規定是錢少、責大,誰敢簽證?有民眾也認為,查報違建是政府責任,不應把問題全丟給建築師。 若建築師不願背書,未來可能也會影響民眾購屋意願。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接受聯合報訪問時分析,北市小坪數房屋二次施工普遍,新制上路對新成屋、預售屋將造成影響,預估下半年度將有屋主拒絕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