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寫在這裡對不對,如果違反版規,請好心人通知我自刪。

斷續看房兩年多了。我們家是兩小,加上我跟另一半有書房的妄想,理想中應該是要四房。2007年我們本要再買一間房子(結婚時在台北的老區就有一間約30坪的房子,我們隔成兩房,不過老伴堅持那是起家厝,不給賣,必須留給長女),但是後來因為出國就不了了之。回國後,斷斷續續看房的心得是:四房的屋子,在台北市稍微中心一點的地方,我們已經是年所得扣掉免稅額後,還要繳所得稅30%以上~40%的家庭,我們還是完全買不起!

依照以前的老觀念,我們只能負擔一千五到二千的房子,生活品質才不會變化太大,但10年前在忠孝東路四段2200萬可以買39~43坪左右(實際坪數,不含車位,可隔四房或大三房),現在二千在台北市中心位置買屁啊!我實在無法理解,若是我們家現在的未稅年收都買不起這樣的坪數,其他人是真的都要靠爸還是打臉充胖子?

心情真沈重,如果現在的情況是,像我們這樣的中產階級都買不起,誰能說台灣不是邁向菲律賓化呢?!

(我們現在的確有地方住,只是未達「最低期望」,唉)

只能說,我認為投機客扭曲了市場經濟,反而加速了市場的墮落。如果有一天,像我們這種中產階級都漸漸被投機客消滅,台灣就不容易有長期願景了

PS:- 最後回應在page 10/#98。別罵我中離啦拜託
文章關鍵字
你的文非常有趣,令人玩味
2007年我們本要再買一間房子
都有一間了為何還要在一間?


(結婚時在台北的老區就有一間約30坪的房子,我們隔成兩房,不過老伴堅持那是起家厝,不給賣,必須留給長女)
想再買一間結果自己的房子多出來了卻不賣掉,這叫屯屋...
但這也是現在台北市有房的老人家的想法,到死都不會賣台北的老房子
供給量少,需求一直增加,又沒土地蓋房子,這只能漲到供需平衡為止


四房的屋子,在台北市稍微中心一點的地方,我們已經是年所得扣掉免稅額後,還要繳所得稅30%以上~40%的家庭,我們還是完全買不起!
買不起是應該的...現在的台北市不是給上班族買的,若每個人都買得起台北市那誰要住其他地區?


若是我們家現在的未稅年收都買不起這樣的坪數,其他人是真的都要靠爸還是打臉充胖子?
所以讓你買得起台北市才是居住正義是吧?唉...有錢人真的比你想像中多非常多
如果有一天,像我們這種中產階級都漸漸被投機客消滅,台灣就不容易有長期願景了
其實你是典型的用台北看世界...自己買不起台北就代表不公不義,
其實也不能怪你,現在買不起的人全都是這種觀念
我說實在的,就算有五千萬買到台北的老房子如何?
台中非豪宅一兩千萬以下滿街都是,只怕你看不上眼而已,結果你關心的還是地段
你知道台北市貴在哪裡嗎?是貴在土地阿...
呵,請不要生氣啦,所以我說是心情抒發囉,就像我說的,原有那間房子只隔兩房,事實上的現況是不夠用的;然後他位於台北市老舊社區,沒有捷運就算了,還不是天母哩⋯⋯⋯所以賣價不好,實際上拿來以屋換屋的話,就只能在原地換,實務考量是更不值得的(如果在大安信義區,就好囉)

事實上我都看30年以上的老房子沒錯啊,新房子我根本買不起⋯⋯⋯

還有,用台北看世界這句話太沈重⋯⋯歐洲的房子真的沒有這麼貴,也不要提什麼維護成本(含稅務考量)。我之前是外商公司又外派歐洲,那邊的房價已及維護成本我還算清楚,因為當初另一半一直想買房,我研究後,完全是因為想讓小孩回台學中文,房子放著租人並請管理公司代管還無所謂,就怕因為人沒去,房客賴著不走怎麼辦;不出租請管理公司,人不在若有人入侵還是麻煩,所以當初才沒買。

居住正義是很有趣的議題,不過我沒研究「台灣的居住正義」,所以我也不敢多嘴,不過是心情抒發罷了,就像我說的,若是為了一時的心情引起爭議,我就自刪,實在也無所謂的
對了,精華區的房子在父母名下,倒是賣價有兩倍以上(其實據說不止,但是我是很實際的去算),不過謝天謝地他們還在住呢!不知道等我可以賣時,還能賣多少哈哈,或者我就別看房了,乖乖的慢慢等好啦~

老實說,我也不介意被戰,我講的就是我的心情,能戰到改變我的想法也很好啊,我相信跟我一樣想法的也是有,如果能說服我們,也是房仲之福囉
schoko wrote:
呵,請不要生氣啦,所...(恕刪)

你多慮了,不可能會生氣的
只是感受到現在很多人也有你這種想法
自己已經有個家,
還是會希望換大間一點地點好一點,
結果出去探了探,覺得貴到買不起,
就直覺是投機客害的,開始怨天尤人,
但你算是不錯了,你有多一個選擇
就是你願意把國外當作你的考量
但還是請您多比較,有一好沒兩好
歐洲買得起住的起生活機能可以上班不會太遠
這樣就可以考慮,
但若歐洲你都可以考慮的話,
那你該看看桃園或台中
這裡的房價說漲高了,但比起台北還是便宜非常多
選桃園對你到機場很有幫助
不常飛的話可以選台中
一坪30萬以下好房子真的一堆
雖然我是只買中古屋出租,
但我真的不覺得台中房子有多貴…
給您參考看看
schoko wrote:
不知道寫在這裡對不...(恕刪)


我是在約2008年開始出社會,
當初不只沒存錢還要還學貸和家裏的貸款,
那時在南部去看1000萬的房子就覺得好羨慕,
那時看一棟2000萬透天別墅的房子就覺得那是人生的夢想,
母親和太太也一直慫恿我買房,
硬湊錢包括跟父母借拿頭期款也不是付不出來,
但總覺得太辛苦所以作罷,
那時沒什麼太奢侈的花費(最大的誤樂就是看電影),
扣除生活開銷一個月竟只能存約5萬!
年收200+也覺得買個千萬房都很難!
2000萬的房子只能是夢想…

現在我的經濟比較好了,
一年前在桃園看了一個之前我在南部看的類似的透天別墅開價4200萬,
因為已經當無殼蝸牛8年了,
所以那種想要有自已房子的渴望已經愈來愈低,
所以連殺價的動機都沒有,
大約2個月前再去看那棟還沒賣出去的房子,
已經降到4000萬了,
這1年少掉的錢足夠讓我租月租7萬(我現在租的用來住的房租總合)的房子快3年,
其實讓我想住的房子用10萬元去算好了,
我租30年也不用4000萬!

我倒是很羨慕開版大可以在已開發國家有工作,
我倒是很無奈我的一技之長目前只能在台灣謀生,
我反而下一步是想在國外紮根,
這是為了自已也是為了自已的下一代,
我相信那時候滿是老人的台灣,
天然資源又不豐富(更慘的是許多農地又變成建地),
又被大陸箝制住,
實在不是下一代年輕人可以開創事業的好所在,
那時唯一的優點對老人來說就只剩健保吧(但那時健保有很大的機率會倒)…
開版大是為了讓小孩學中文回來台灣,
那倒是不必置產在台灣啊,
租在台灣置產在歐洲不是更好,

我都在想怎麼離開看不到未來的台灣了,
大大在歐洲有穩定的工作還跳回來台灣置產,
實在是令我訝異…

schoko wrote:
還有,用台北看世界這句話太沈重⋯⋯歐洲的房子真的沒有這麼貴,也不要提什麼維護成本(含稅務考量)。我之前是外商公司又外派歐洲,那邊的房價已及維護成本我還算清楚,因為當初另一半一直想買房,


你說的歐洲房子是哪邊的房子?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米蘭...的房價絕對沒有比台北的便宜。那邊隨邊一個小小爛爛的三房公寓就要一千萬台幣,而且跟市中心還有段距離。
先給你鼓勵,你的收入在年輕人中已經很不錯囉。
但可惜,精華區的房子是資格制,比的不是絕對收入,是和其他買家比相對收入喔。
你說的沒錯,在低迷的成交中,目前多數買家是有長輩支援的。

但也不必絕望,像歐美日,他們外派都是磨煉和打戰功,回國後才是升遷的開始,
只要薪水再晉一級,夫妻共同努力,兩人都是最高稅率的話,你們小家庭就拿到入場券了。
加油!

schoko wrote:
不知道寫在這裡對不...(恕刪)


台南市(指未市縣合併.舊的台南市)

光是透天新成屋

3樓.地坪沒多大

外表看起來也還好

都是3000萬起跳

位置還只是台南市文教區而已喔

還不是台南市商業區

schoko wrote:
不知道寫在這裡對不...(恕刪)


前幾天節目有做報導

香港兇宅也標價標過頭

結果投資客還不爽賣,認為賺太少

注意是兇宅喔

裏面殺了4個人


在外面.手機不方便貼上兇宅聯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