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炒房現在開心了吧?!房地產年總值2年少2兆!

雖然房價短時間內飆漲,在09年美國QE後似乎是全球性的現象
但我們生在台灣,也不必再去討論國外的例子了~
先來看下面新聞
房市2年少2兆

總結很簡單~雖然現在單價沒什麼大幅修正,
但整個市場資金萎縮的很離譜!
在房市流動的資金,1年少1兆...
這什麼概念?
台積電這家台灣半導體界的超級資優生,
去年年營收也才7千多億...
2年少2兆,等於台灣短短2年間消失了3~4家台積電!

也許有人看到這數字還是沒感覺吧!
簡單來說,雖然多數屋主因僵固性心態還不願意降價,
但是靠交易維生的房仲和上游營造會先死(已是現在進行事...)

接著所有售屋者將面臨越來越高的競爭壓力~
房地產緩慢修正的過程,賣方不降價會越來越難有買氣
高總價的現在已經越來越賣不掉~所以執著每坪單價漲跌其實根本毫無意義~
而市場在萎縮下去~連正常賣屋的人都要受影響
當市場剩下2兆,銀行對不動產的鑑價也會完全不同以往~
而這個過程或許有實力的賣家無所謂,但仲介及相關產業,
還有靠賺價差為生的專業投資(機)客都會死一片~
也許有人會說:這波進去投機的,未來可以靠租金維生阿!
但事實上是,如果不是5~10年前買,而是這波跟著想投機套利的,大部分房價是買在高點,
很多人租金根本Cover不掉房貸...
租金收個幾年,就開始會有人感受到原來幾千萬押在不動產幾十年不能動,
根本不是想像中那麼浪漫的事兒~
但整個市場資金萎縮的很離譜!


個人認為明年會更慘,後年才會是到谷底
這個過程就算是緩跌,現在也是才要要開始~
而大眾對房市榮景的信心,已經很難再回來了!(除非無條件開放陸資進入...)
難怪連建商都已經紛紛出來幕資了~
過去的大多頭顏炳立~也都要出來頻頻喊話了!

所以執著每坪單價漲跌其實根本毫無意義~
市場在萎縮下去~連正常賣屋的人都要受影響了






文章關鍵字
maxkingella wrote:
雖然房價短時間內飆...(恕刪)


台積電有賺外國的錢,台灣的建商有做出對國家哪一點貢獻?要比美台積電,也太不要臉。

買屋者有受什麼影響?

量縮久了,價也跌了...

價跌了,原本買屋的頭期款隨便就省下幾十萬至幾百萬,這些錢馬上可以投入消費市場買新電器,新傢俱。每個月的房貸少了幾千上萬後,家庭可支配金額上升了,可以有錢上館子,買衣服。

我只看到,房地產量縮價跌後,台灣的儲蓄會從房地產釋出到各個消費產業裡,帶動整個經濟的動能。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關掉螢幕出去看看 價格沒有降好不好

泡沫消下去 看到仲介和套牢的阿呆 勒緊褲帶裝飽 真是逗呢

maxkingella wrote:
雖然房價短時間內飆漲...(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總結很簡單~雖然現在單價沒什麼大幅修正,
但整個市場資金萎縮的很離譜!
在房市流動的資金,1年少1兆...
這什麼概念?
台積電這家台灣半導體界的超級資優生,
去年年營收也才7千多億...
2年少2兆,等於台灣短短2年間消失了3~4家台積電!

也許有人看到這數字還是沒感覺吧!
簡單來說,雖然多數屋主因僵固性心態還不願意降價,
但是靠交易維生的房仲和上游營造會先死(已是現在進行事...)

接著所有售屋者將面臨越來越高的競爭壓力~
房地產緩慢修正的過程,賣方不降價會越來越難有買氣...(恕刪)


基本上發生這種事有兩種原因都要成立
一是賣家不同意買家的價錢, 另一是買家不同意賣家的價錢
你只怪賣家不甚公平
不過會發生這種事, 還是因為政府把投資客都趕走了, 畢竟還是投資客最愛短時間買賣
如果政府當初不介入管制, 現在拋售的投資客應該會多很多, 可以多到讓房價跌有感
房子就是房子 不論是漲到一坪一千萬或跌到一坪十萬 還是原來那棟房子
多漲了兩兆 是泡沫 跌下來兩兆 是泡沫破滅 房子還是原來那棟房子~ 沒有變~

經濟如果要靠吹泡泡才能美化數字 活在夢中 台灣大概也快倒了~

maxkingella wrote:
雖然房價短時間內飆...(恕刪)


再多等兩三年再看看比較準確

不過附近房仲收了好幾間是事實
wahaha1216 wrote: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恕刪)


我家對面就有3家房仲
想不注意都不行....
只見掛賣的A4紙越來越多~店裡頭門可羅雀...
從去年觀察到現在,4房以上高總價的價格已經有明顯鬆動了

房地產上漲階段,投機和自住的支撐盤,其實都是從中低總價的開始往上盤漲(套房漲價賣出買2房,2房買了換3房~如此總貸額度不變),
但下跌階段,卻是剛好相反~會從很難賣掉的高總價開始降價壓縮到中低總價住宅的市場~
高總價住宅現在等餘已經是完全滯銷了,
雙北這一年多的數據顯示,公寓是目前唯一還能漲的物件,
顯示消費者還是青睞價格區間在1500萬內的舊公寓(這完全是價格的關係!)
再過個1~2年回頭看吧!你會發現有許多4房以上高總價大樓住宅為了變現,
會慢慢開到逼近3房的價位...
於是花一樣的錢,消費者不會選擇3房~而是價格修正過的4房~
所以市場反轉之所以會跌那麼慢,是因為高價宅賣不掉,最後不得不去分食中低價位的房屋市場~
如此的過程會陸續壓縮到3房>2房>套房的市場~
價格修正的程序,會是這樣進行的。


建議樓主可以多買幾間~

最近這種文章挺多的!

只能說~

買賣房地產有賺有賠,投資前請先詳閱公開說明書!

買得下手就表示玩得起槓桿,有的是錢~
怎麼小跌一點點就會哇哇叫呢?

不是說有錢人都是想得跟我們不一樣,逢低買進正是時候啊!

反正房地產長期看漲不是嘛?

怎麼會信心下跌呢?

這篇應該是反諷文!

ryanku wrote:
基本上發生這種事有兩種原因都要成立
一是賣家不同意買家的價錢, 另一是買家不同意賣家的價錢
你只怪賣家不甚公平
不過會發生這種事, 還是因為政府把投資客都趕走了, 畢竟還是投資客最愛短時間買賣
如果政府當初不介入管制, 現在拋售的投資客應該會多很多, 可以多到讓房價跌有感


我怪的不是怪賣方...也不是怪長線投資客,我們或許都有可能成為賣方
真正可議的是短線進出的投機者,
過去幾年許多房市投資者一頭熱的投機心態,
會對整個產業造成嚴重且很難挽回的衝擊
任何短時間內急漲的資產都充斥著泡沫,
泡沫破裂會造成社會動盪(比如房地產相關產業失業潮)
這也不能怪政府打房打太用力,
畢竟台灣房地產長期稅制本來就是不太正常的,
人均所得只有2萬的國家,現在平均房價卻比5萬美金的國家還要高...
怎麼看都是這幾年吹出來的個超級大泡沫~
順利解套還賺了的當然開心
不過這幾年進去套住的怎開心的了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