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的淺顯易懂,在現在這個充滿仇富的氛圍中,給大家另一個看事情的角度。

參考看看囉


************************
************************


觀點-扭曲的房稅 全球奇觀

2015年12月31日 工商時報
證券產業新聞中心
召集人 蔡惠芳



近年政府推動不動產稅制改革,以打擊投機炒作,但所有稅制應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準,台北市實施的超級房屋稅已被嚴重扭曲,形成另類的不公平正義,也造成一些全球罕見奇觀。

第一個奇觀,是30年一次調到位的路段率、房屋標準單價、稅率,除了凸顯多年無作為的市府不動產評議委員會的無能和消極,且30年一次調到位,更讓2014年7月1日之前、之後取得使用執照的建案,命運猶如天堂和地獄。

許多被認定高級住宅的新大樓,1日之隔、命運就差每年幾百萬房屋稅,大直同一條路上,2014年4月和2014年12月取得使照的兩家飯店,每年要繳交的房屋稅,相差竟達幾千萬元。此外,仁愛路「宏盛帝寶」每戶房屋稅本來約8~10萬元,2011年調高路段率後至20~30萬元;但與「帝寶」同一條路,2014年7月1日以後交屋的某新豪宅,至少要繳50~100萬元房屋稅、是「帝寶」的3倍水準!

第二個奇觀,是高級住宅的認定爭議太大。依北市府對高級住宅認定標準,讓每坪79萬、80萬元的1萬之差,每年繳交房屋稅差到3倍。第三個奇觀,是房地比被大大扭曲。北市一般房地比約是25:75或30:70,不過房屋稅新制下的房屋評定標準單價,一次調足30年差距,造成某些大樓的房地比竟出現50:50的案例,像樣的住宅大樓每1坪官方評定造價,動輒達40~50萬元,簡直是全球豪宅的一頁笑話!

第四個奇觀,是北市都更不但閉鎖、反而倒退嚕,2015年已出現不少因為高額房屋稅而半途而廢的都更案。

我們需要通盤檢討後的合理稅制,兼顧住宅政策與公平性,更不能犧牲產業發展。畢竟大坪數高級住宅不是原罪;要實現居住正義,不應該以懲罰購屋者為手段,更何況是一個無效卻有強大後座力的手段。
北市除了都更不能之外 連地上權的也垮了
超級房屋稅那麼好怎不正大光明來
張副市長何必卸任前耍小人步搞突擊?
現在問題扯大了才讓下一位市長柯P在那頭痛
我看前市府也不是笨裝不懂,一切做為根本就是政治
眼見大勢已去突擊修法肥水不落外人田
讓柯P任期內難推動市政建設只能搞搞小確辛
等他們那天搬師回朝之後在修法自己吃各種建設大餅
政治就是那麼黑別懷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上權宅 高地租 高房稅 兩面夾殺
2015年01月20日 04:10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地上權宅 高地租 高房稅 兩面夾殺
華固新天地和京站地租水漲船高,民眾荷包又將縮水。圖/洪錫龍
台北市獨有的房地產高稅賦環境,不只讓豪宅、商辦中彈,連近年風行的地上權住宅也無法倖免!隨著公告地價明年將「有感」調漲,加上已大幅提高的房屋稅,地上權住宅將面臨高房屋稅、高地租的雙重夾殺。

其中,位於信義計畫區的「台北花園」每年地租更可能衝上百萬大關,成為國內第一個地租破百萬的地上權住宅。

所謂地上權,其實類似租屋的概念,買方先付出一筆費用,取得未來50~70年的房屋居住權;使用期間除每年繳交房屋稅外,另外每月還要繳交一筆租金(公告地價的3%~5%)。由於地上權案價格僅約擁有產權住宅的7成,在房價高昂的台北市,具有一定吸引力。

公告地價飆 住愈久繳愈高

不過,地上權住宅的租金費率高達公告地價的3%~5%,相較一般住宅僅0.2%,兩者差距高達15~25倍;以往公告地價不高,問題並不嚴重,但隨著公告地價近年來大幅調高(每3年一調),地上權住戶的負擔也越來越大。

近年來北市土地公告現值連續大幅調漲,讓與之連動的公告地價也蠢蠢欲動。100~104年北市公告土地現值調幅分別為12.08%、9.87%、9.31%、13.23%及10.63%,而累積3年「動能」一次調足的公告地價,這次調幅恐相當「有感」,105年地上權案地租明顯提高已可預見。而以每3年調漲一次來說,政府等於是變相調漲地上權住戶租金;未來購買地上權案的民眾,不僅要繳購屋貸款、房屋稅,地租更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其中,信義計畫區松勇路上的知名地上權案「台北花園」,就是顯著的例子。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指出,該案使用權限為民國89~139年,該地段86年7月公告地價為每平方公尺7萬6,400元,至102年來到12.7萬元、漲幅高達66%;該案地租係以公告地價5%計算,以103年6月實價揭露1間165坪、總價1.18億的一戶估算,若以86年公告地價計算每月繳交地租為4萬2,227元,但到103年每月地租已達7萬元,等於1年要繳交高達84萬的地租。

台北花園明年地租破百萬

不僅如此,「台北花園」99年公告地價為9萬9,900元,102年調漲到12.7萬元、調幅近3成;因此明(105)年若以3成調幅計算,則接下來每年所需繳納的地租將跳增至109萬元,成為全台第一個每年地租飆破百萬大關的地上權住宅。

此外,「台北花園」1年房屋稅約9.8萬元、1年管理費約29萬元(2.4萬/月),再加上高昂地租,明年起這間「台北花園」住戶,每年基本開銷高達148萬元,這還不包括若有房貸時的利息在內,屆時連有錢人都住得吃力。

再來看去年熱銷的景美「華固新天地」,這是一般民眾買得起的70年地上權案,該案規劃坪數20~45坪,地租則是以公告地價3.5%計算,目前初估1年地租約2.5~6萬元(20坪2.5萬、30坪3.6萬、40~45坪6萬)。

以「華固新天地」坐落地段,102年公告地價為4.62萬,較99年的4.29萬調漲7.6%;但公告土地現值漲幅明顯,100~104年調幅分別為11.2%、13.17%、13.0%、22.42%及14.85%,估計105年公告地價將有相當調幅。該案預計2年後完工,屆時地租勢必水漲船高,民眾荷包又將縮水。

京站住戶已醞釀聯署抗爭

再以套房產品的「京站」地上權來說,該案取得使照為98年7月,99年公告地價每平方公尺為11萬5,000元,102年一舉調高至16萬元、漲幅達4成。大師房屋地政士黃美琴指出,「京站」地租是以公告地價3%計算,以大師房屋所持有的「京站」物件為例,100年時1戶地租年繳約2.97萬元,受公告地價調漲影響,103年起1年地租來到4.36萬元,漲幅約46%。

「京站」因土地持分小(14坪約4.56平方公尺),相對1年繳交地租金額較低;但據了解,「京站」住戶以往房屋稅全部採1.2%稅率,不過在囤房稅上路後,「京站」所有權人登記是法人萬達通公司(日勝生集團),導致今年起自住屋主房屋稅率將調整為3.6%。

此舉已引起住戶極大反彈,不僅因房屋稅率飆高3倍至3.6%,且居然比「京站」營業用戶的3%稅率還高;目前「京站」住戶已發動聯署,將向稅捐稽徵處表達嚴重抗議。

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表示,地上權案價值隨使用年限減少而逐年遞減,但地租隨公告地價調高而逐年上漲,屋主持有負擔愈來愈重,而且住得越久繳越多;而一旦價值與負擔出現死亡交叉之時,地上權將出現負資產,此一風險值得留意。

(工商時報)
感謝樓上兩位的分享,依照文章內容,台北市應該會沒有人想待,
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是這些住戶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
台北市有異於常人之魅力,讓台北市民願意待下去,特別是在這
種天氣,偶昨天剛上台北開會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北市除了都更不能之...(恕刪)
應該是在學美國的課稅方式
政府收稅收的很開心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很多
,,,今天生的 羊
,,,明天生的 猴
台北市有異於常人之魅力
台北市有異於常人之魅力
台北市有異於常人之魅力









,,,天龍國 住得很驕傲呀
,,,下一個目標 高雄市
豪宅卡3500億 股市一池死水 中國時報【陳宥臻╱台北報導】

豪宅凍結影響股市成交量!高力國際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劉學龍表示,建商概估光是台北市高級住宅卡住賣不掉的金額高達3500億元,富人的錢卡在豪宅,使資金無法流通股市,連帶影響股市表現也不佳。

台北市今年公布的適用豪宅稅的戶數為4400戶,今年還會有523戶新完工,以平均一戶1億元計算,豪宅總價高達4400億元。高力表示,未來預售豪宅案陸續完工,代表苦主將愈來愈多。

劉學龍指出,包括建商餘屋、富人以非自住投資的豪宅、已購買但未交屋豪宅,概估有3500億元Parking(停泊)在豪宅市場。在高持有稅制下,豪宅已經成為票房毒藥,富人豪宅無法流通,使得股市資金流動連帶受影響。並且股市一天交易量至多也是700∼800億元左右,最差甚至500億元左右,顯見3500億元是多大的數目。

豪宅稅賦有多重?適用持有稅舊制的中古豪宅「帝寶」,1戶房屋稅約20∼30萬元;但2014年7月1日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新豪宅,每戶豪宅稅動輒百萬元。稅務專家試算,例如興富發「松江一號院」,推估一年房屋稅恐逾200萬元。市場人士透露,位於南港、內湖的新豪宅也是出現轉售潮,降價也不一定賣的掉。

台北市庶民不動產協會祕書長邱太?表示,市況差,北市稅制不改,房市只會持續向下,根本沒反彈空間。

劉學龍說,政府對房市的高稅賦應該通盤檢討,卡住富人的錢,使市場資金凍結,也會影響股市,造成現在房市、股市雙輸的局面。推豪宅案的建商現在也盡量把房子蓋慢一點,避免陷入成屋後賣不掉的窘境。

此外以建築業購地,也可觀察出房市的冷清。根據高力調查,2015年土地交易金額約1405億元,較2014年短少200億元,和2010年高峰相比則僅約一半,其中建築開發業今年購地僅331億元,較去年少300億元,更只有2013年的3分之1。

講那麼多就是不想繳稅, 囤房不多繳稅是怎樣?
oatstea wrote:
豪宅卡3500億 股...(恕刪)


邏輯不通
就算豪宅流通順暢了,也是A富豪的錢換成B富豪的錢
卡在房市的錢一樣多
一旦吸引更多有錢人錢進房市,反而排擠其他投資
這篇真是狗屁不通

我是宇宙人 wrote:
台北市實施的超級房屋稅已被嚴重扭曲,形成另類的不公平正義,也造成一些全球罕見奇觀。


現在所謂的公平正義,不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沒在客氣;小聲服從大聲,大聲沒在怕的....其它像法治、理性...等,僅供參考!!


bb123dd wrote: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
,,,1日之隔、命運就差很多
,,,今天生的 羊
,,,明天生的 猴



猴年還沒到啦 明天生的還是羊


不過是羊尾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