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關頭的房地產危機,該如何「拆彈」?


下一任總統須面對的問題
(1)瀕臨破產的年金制度
(2)即將達到舉債上限的債務問題
(3)嚴重泡沫化的房市
(4)經濟成長幾近停滯的經濟
(5)國安危機之少子化危機
(6)年輕人低薪問題

轉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38e65c5-c0e9-4ce3-934f-0f63c362ef42

房地產價格是否泡沫化,國際金融界有幾個參考指標,其中最主要的指標包括:房租房價比、房價所得比、房貸佔GDP比等等,從這三大指標來看,台灣房地產都嚴重泡沫化。

瑞銀發表2015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在15個國際城市中,選出泡沫化程度居首的國際城市為倫敦,這份報告研究的城市未包括台北市,否則台北泡沫化指數必定大幅超越倫敦,因為倫敦房租房價比為30,也就是說買了房子出租要30年才能回本,但台北市房租房價比則高達6~70;而論房價所得比,倫敦以熟練技術勞工的平均薪資,要14年才能買得起一間約18.2坪的小窩,但在台北市可能要超過2~30年以上,也就是說,台北市的房地產的泡沫化程度比起瑞銀判斷的最泡沫化城市還要更嚴重得太多,且英國還只有倫敦房地產嚴重泡沫化,台灣是連花東地區都遭炒作漲升數倍。

台灣房地產嚴重泡沫化與經濟不景氣

就房貸佔GDP比例而言,2014年台灣全體銀行對不動產放款佔總放款比重則為31.8%,不動產放款餘額達7.73兆元,佔GDP比重48.2%,是「2008年以來最低」──2008年為48.8%──但這個佔GDP比重,可是比西班牙當年房地產泡沫崩潰時還高上一倍。所以從三大指標來看,台灣的房地產情況,聳動點說,已經「比泡沫化還嚴重」一倍。

倫敦的泡沫化指數為1.88,瑞銀依據1985年到2009年之間的歷史經驗表示,若泡沫化指數超過1,3年內有95%機率房價平均向下修正3成,且中長期的房價都不看好。台北市泡沫化比倫敦更嚴重,若計算指數應該更遠遠超過1,參考瑞銀統計的歷史經驗,3年內有相當高機路會看到房價下修3成,甚至5成都有可能,但我國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曝險嚴重偏高,佔 GDP 比例竟高達近半,且央行從2010年啟動房貸管制,卻全無作用,佔GDP比例只下降零點幾%,也就是說銀行曝險危機完全沒有解除。

屋漏偏逢連夜雨,台灣當前總體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各機構紛紛預測經濟成長連「保一」都沒有,展望2016年,中研院雖寫出1.74%的數字,但數字一出,產業界馬上揶揄「是不是少了個負號」,較悲觀的市場人士甚至預測其實將會是-3%,當經濟無成長甚至負成長,企業融資需求低落、周轉不靈產生壞帳,對銀行產生壓力,同時銀行體系降低房貸曝險動作遲緩,抱著不少房貸燙手山芋等待慢慢消化,若此時房地產暴跌,恐發生系統性危機,在此情況下,可以發現央行聯合台北市長柯文哲有志一同「緩打房」,央行8月宣布放鬆2010年以來的房貸管制,台北市長柯文哲於提出修正台北市公共住宅租金政策時表示:「亂打房會影響台灣經濟,這不是我們承擔得起。」可說意思是「病人狀況不好,只好暫緩治療。」

然而暫緩治療,不能把腫瘤弄更大,12月29日金管會加入「緩打房」行列,宣布取消銀行不動產貸款及中度列管措施,回歸「銀行自主管理」,預計從銀行體系釋出高達1.3兆元的資金投入房市,這簡直讓人傻眼,因為緩打房是希望給金融體系有時間趕緊處理過高曝險,以免屆時發生系統性危機,豈能手段當成目標,為了緩和房市下跌,竟然還讓金融體系投入更多資金在房地產上,更增加系統性危機風險?

央行的鬆綁宣示,不也會增加房貸?但央行可以是宣示作用,釋放消息旨在影響市場心理,在金融實務上,只要金管會仍然針對房貸曝險高的銀行把關,對風險過高者要求提高存款準備率,就能實質逼迫銀行收貸多於放貸,逐漸「脫險」,避免系統性風險發生,如今卻連金管會都鬆手,說要回歸銀行自主管理,但2008年以來,其中有央行5年管制、金管會4年管制,結果銀行還頑冥不靈,不動產放款餘額佔GDP比重只從48.8%降到48.2%,僅僅降了0.6%,若讓銀行自主管理,會有什麼下場不問可知。

房地產絕非經濟火車頭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到底在想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適逢大選,有人認為可能是為了「保一」想注資房地產美化經濟數據,這論點或許有其可能性,因為過去許多政府官員迷信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這觀念完全錯誤,只要看任何一個背負房貸的人被迫如何緊縮消費,再看銀行資金大量流向房貸對正常企業融資造成的排擠,以及房租成本對中小企業造成的負擔,就知道台灣的房地產是「經濟的腫瘤」,吸乾了社會的血液,讓身體正常器官越來越消瘦,但是腫瘤本身卻越長越大,沉甸甸的,結果愚蠢的政府官員秤體重的時候,還喜孜孜的說:「身體都瘦了,還好這顆腫瘤增加不少重量。」

房地產長年以來是台灣經濟結構、社會問題、甚至政治沉痾的來源,正因為房地產炒高,變更個地目就能憑空變出鉅款,才養成了政商黑金結構以及長年來的賄選風氣,否則選舉買票一次撒下數億到數十億,還要打點那麼多黨政高層與基層樁腳,若非有炒作地產這種暴利生意,這些資金與精力,早就拿去投入產業發展了;王如玄因為軍宅而灰頭土臉,追根究柢,也是因為房地產炒高,讓她把畢生心力都花在追逐軍宅轉賣就能快賺一筆上,若沒有這種橫財,王如玄把到處蒐羅軍宅所花費的驚人精力都用在法律本業上,早就不知有多大成就;台灣炒作房地產的全民共業,讓有房有地的人十年來睡一大覺,身價就漲了數倍,但在產業拼命工作的人,卻遠遠賺不到那麼多錢,產業老闆把工廠賣了、不再投資新技術,資金都拿去炒房地產,賺得還比正派經營多,產業當然空洞化,如此經濟怎麼可能不出問題?

房地產「火車頭」謬論應該徹底推翻,全民與政府都必須認清腫瘤害死身體的事實,如今這顆腫瘤已經這麼大了,金管會胡亂鬆綁,腫瘤還可能更膨脹,有政治陰謀論者認為:莫非是想把問題越搞越大,留給未來政府一個超大未爆彈?無論如何,不論新舊政府,這顆巨大未爆彈都非拆不可,但拆房子要如何拆,才不會拆到屋倒人亡?如今可說陷入了哈姆雷特兩難習題:「要苟且偷生,還是逕赴毀滅?」

房貸緊縮或只減不增方為解決之道

較積極的想法認為,應該即刻拆彈,為了避免投鼠忌器,拆彈前必須先降低金融體系曝險,金管會不但不應該鬆綁,還應該加強管理,以房地產3年內下跌3成,或甚至應該以下跌5成為基準,對銀行作壓力測試,並要求銀行對房貸曝險提撥足額準備金,以免銀行明明已經不足以支應未來可怕的壞帳海嘯,卻還自以為資金氾濫而到處胡亂借,當確保金融體系能夠存活之後,就重手打房清除泡沫。

較保守的想法則認為,一旦金管單位大動作壓力測試,銀行全面認清房地產風險,房貸緊縮,馬上房地產就會崩盤,來不及緩衝,因此,只能以拖待變。但即使是以拖待變,也應嚴控房貸只能減不能增,否則只是讓問題越來越大,最後兩難狀況越陷越深,無可收拾。

西班牙在2008年房地產泡沫崩潰後,銀行因為大量房地產放款呆帳損失慘重,因而授信緊縮而百業蕭條,迫使西班牙在2012年向歐盟請求紓困,台灣可沒有歐洲央行可以求援,對於此一嚴重危機,台灣的領袖,在研究如何發展未來產業之餘,恐怕也得同時思考如何解決眼前棘手的兩難習題。
.....作者: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從事產業分析、專欄寫作、圖文創作及翻譯等,關心歷史、國際財經與產業......

經濟學家都搞不定了,台大醫學系出來的評論家.....

其實台灣還有個問題

會評論的超多,但真正會做事的找不到

大家的小確幸之一就是上網罵一罵,以為可以改變環境

連我也是其中一個

☆天之牙~海之腳☆ wrote:
較積極的想法認為,應該即刻拆彈,為了避免投鼠忌器,拆彈前必須先降低金融體系曝險,金管會不但不應該鬆綁,還應該加強管理,以房地產3年內下跌3成,或甚至應該以下跌5成為基準,對銀行作壓力測試,並要求銀行對房貸曝險提撥足額準備金,以免銀行明明已經不足以支應未來可怕的壞帳海嘯,卻還自以為資金氾濫而到處胡亂借,當確保金融體系能夠存活之後,就重手打房清除泡沫。

銀行業沒有作壓力測試嗎?外行人的文章只能笑笑帶過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繼續笑! 更要仔細看!大銀行早已經準備好,前置準備就可以快速收屍!
各種不利因素是這些看不到人的下場,小銀行亂搞就需承擔後果,成為不良資產處理的屍體!

IDF2015 wrote:
繼續笑! 更要仔細看!大銀行早已經準備好,前置準備就可以快速收屍!
各種不利因素是這些看不到人的下場,小銀行亂搞就需承擔後果,成為不良資產處理的屍體!

6兆閒置資金等著被逼出來,這個CONMMON SENSE如果不懂,
真的不要談了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新的一年,先檢視自己口袋資金吧,那些嘴炮評論家光說不練,好高騖遠,還不如版上部份務實專打臉者,雖然不重聽,但反映出的是社會現實面呀。
房價泡沫一起破,瞬間超級通縮,大蕭條。
日本房地失落的30年是靠內需撐過來的。
==================================
內需(老故事,新標題)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
太陽高掛,街道無人, 時機歹歹,每個人都債臺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天,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正開車通過鎮上。
他在一家汽車旅館前停車,進去後,拿出一張百元鈔票放在櫃台,說他想先看看樓上的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該名先生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百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付了他欠的錢。
屠夫有了百元,橫過馬路付清了欠豬農的錢。
豬農拿了百元,奔向飼料和燃料供應商,也付清了他欠的錢。
那個在農會做事的老兄,拿到百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百元,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間錢。
旅館店主把這百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這位旅客下樓來,拿起百元鈔票,聲稱客房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回,塞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表面看起來,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任何東西。!
但是現在全鎮的債務都清了,而且以更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
-----------------------------------------------------
這告訴我們三件事:
1.貨幣有乘數效果。
2.全鎮的命運是綁在一起的。
3.錢是流通的,不要全部存著不用。

☆天之牙~海之腳☆ wrote:
下一任總統須面對的...(恕刪)


誰放的就誰拆,道理有很難懂?
☆天之牙~海之腳☆ wrote:
下一任總統須面對的問...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到底在想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適逢大選

(恕刪)


曾主委即將變成曾立委,大家都知道
可以在加個老年化的問題嗎?

還有罷免法與集會法,還有其他不合時宜的法案何時要修正??

給各位選民,不要再選吉祥物了,更不是總統的政見說了就算!
麻煩大力協助轉發給各位親朋好友及所支持的立委們。

有鑑於最近都收到看到國民黨及民進黨對於打建設牌的文宣,

立委的工作主要是監督行政,以及修法立法等工作,讓行政機關有法源依據做事。
如果立委又拿出完成了那些建設當施政績效來宣傳,這完全失去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精神,這是要讓人唾棄的。
各位千萬不要忘了當初人民走上街頭的最大目的是甚麼,修改集會遊行法、修改罷免法、及其他不合時宜的法案。
許多法案躺著不休,反而來搞建設搞利益輸送當政績,根本是本末倒置,國家社會一定會亂。

你討厭恐龍法官嗎? 那就請支持的立委修改法官任用辦法!!

你討厭前苗栗縣長嗎? 那就請你支持的立委修改公僕的下台制度。

靠修法,國家才會進步。
Sagrado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