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退潮下,房市空頭的"七傷拳"延遲效應

過去幾年,台灣有種教派叫不動產教~
堅信現金是垃圾,持有大量不動產才是王,
資金潮催化下,現在不買明天會更貴,變成了一種相關營利業者,用來對全民的心理威脅,
於是誘使一堆本來沒那實力的人,拼命去超貸購屋;
甚至無限上崗到,一堆沒基礎就業力,根本租不出去的房子也暢銷~
(非常可笑~猶如見到民國80年的情景)

2013年是台灣房地產炒作的高峰,年總交易額有4.7兆以上;
2014年中房市開始進入空頭,年總交易額剩下3.7兆,但泡沫堆積起的高房價卻沒有絲毫動搖;
2015年房市很冷,年總交易額目前估計可能不到3兆(少了一間台積電),但房價依然高高掛~
房價沒有馬上大跌,所以還有人以為類西班牙式的房市泡沫,未來不會在台灣重演
BUT...

殊不知~!
資金潮創造的一切泡沫,都不是明天馬上會破裂,而是會遞延的~
任何資產會瞬間暴跌腰斬,除非發生重大金融危機或戰爭。

例如2009年開始QE,真正的資金犯濫效應,要到2011年後才開始發威,
台灣房市真正飆漲的時間點是2011年(2010年之前其實只有台北在炒)
反過來說也一樣~
聯準會去年底才開始收回資金,購買力最強大的美國收銀根,
衝擊到全球有感~發威時間要延遲到2018年;
而這個過程,錢勢必會開始消失,所有資產都會開始縮水~

而資金抽離對房市的影響,猶如七傷拳一樣,
以七傷拳震傷松樹,一開始松樹是聞風不動,表皮毫無損傷;
但十天半月之後,松樹才會慢慢枯萎,
最後松樹死亡時,樹幹已被震爛,樹脈已全數被震斷。
且七傷拳的特點為,如果使用者功力不足(現金水位和現金流),
最後必定會造成自身之內傷。

接下來2~3年,可以預料到將會陸續出現下面的七傷拳效應:

第一傷:銀行銀根越縮越緊,跑的慢的槓桿型投機客必定大傷
第二傷:2013~14年房市高峰預售交屋潮會持續湧現,僧多粥少對未來房價大傷
第三傷:台灣出口不振,失業率提高對房市更傷
第四傷:錢的流動性開始消失,銀行傷
第五傷:降價換不到量,中大型建商開始傷
第六傷:流動性下降導致不動產貶值資產縮水,貸款過多的多屋族大傷
第七傷:房價跌幅超過高貸款乘數的自備款,30年房貸首購族資產歸零,荷包大傷。


未來不動產肯定沒有巨額價差可以投機獲利了,
房地產最後會回歸到2008年以前,長期收租是王道~
這時出租報酬率會變成唯一指標!(某種程度來說,出租報酬率等於房屋的流動價值)
所以擁抱現金和能製造真正現金流的不動產(貸款乘數低,租金報酬率至少6~7%)
農地會再次出現一套20年~
高大深遠的東西千萬不要再碰了(偏遠造鎮&鄉村豪墅)
好文
可以轉貼臉書分享嗎?
maxkingella wrote:
過去幾年,台灣有種...(恕刪)

kuaners wrote:
好文
可以轉貼臉書分...(恕刪)

歡迎~
空頭正式來臨,這種文章已經沒什麼人要看了...

真不錯,只是人都是要賠了才相信!
maxkingella wrote:
過去幾年,台灣有種...(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且七傷拳的特點為,如果使用者功力不足(現金水位和現金流),
最後必定會造成自身之內傷。


還好各國陸續QE,央行也持續幫補內力。
buybuyhouse wrote:
還好各國陸續QE,央行也持續幫補內力。


所以2016的房市成交量會井噴嗎!?

buybuyhouse wrote:
還好各國陸續QE,央行也持續幫補內力。


實際上影響世界最鉅的米國,它的基礎貨幣餘額早就跌回2013年末,而歐洲依計劃明年初也行將結束.日本從近期的匯率觀察,它反倒變成了避險天堂,資本正從高息國回流進而抽乾這些國家,更別提造成這一波台灣不動產飆升的元兇之一,遺贈稅調降所引動的返鄉資金潮,據聞新任領導人的政策目標就是調升此項稅率用以資助長照體系.

以上若是誤判了大勢,近兩年資產價格的下跌加計匯率上的貶損,就只是溫水煮青蛙的前奏而已.


davidsmoker wrote:
實際上影響世界最鉅的...(恕刪)
精闢
推~

都是事實


maxkingella wrote:
過去幾年,台灣有種...(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過去幾年,台灣有種教...(恕刪)


千金難買早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