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有人貼法拍資訊,想想這只是序曲就已經是這種樣子,現在銀行也是挫勒等,過一陣子進入主跌段,跌幅會更大更明顯,房地產法拍也會出現惡性循環,就是越來越多,但接手的人有限,而頻創新底的法拍價,又把市場行情打壞,把價格繼續往下拖。
因為該買的都買了,有辦法借的都借了,剩下的不是很精,就是購買力不強。
夠住就好,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看著許多高槓桿且愛投資房地產的投資客陸續跑路。
當今政府如此跟建商有默契鼓勵炒房,爽到2008年本來要倒閉當時必須降房價的建商,換高檔套給老百姓,而留下個超級大爛攤子給全民收,這次會花很久時間去彌補,以這種這麼高的空屋率跟如此低人口成長率,甚至可能跟日本一樣幾十年都很難起來。
有錢的不如去消費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旅行、換新車、買音響、吃大餐都好,因為至少自己有享用到,省得在房市中抱一個價值不斷縮水又會折舊的資產,動不動幾百萬元就泡湯使自己生活困頓,像媒體報之前有位演藝人員辛苦工作全部拿去繳房貸,最後還是快繳不出貸款,三餐都快不濟,必須靠銀行再給寬限期(負債還是這麼高),而這幾百萬元卻是可讓自己生活過的很不錯。
科瑞岱爾 wrote:<=看到這話, 感觸很深...如果你說投資自己的人脈, 增加自己的能力, 增廣見聞...etc都好, 如果只是拿來換新車,買音響,吃大餐...那真的事很可惜
有錢的不如去消費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旅行、換新車、買音響、吃大餐都好,因為至少自己有享用到
科瑞岱爾 wrote:再來這好像跟現實不符合喔, 在房市中抱著的資產, 如果以長期來看都是大賺居多, 假設當時自備100萬貸款400萬買了間500萬的房子,10年間從500萬漲倒1000萬, 即使現在跌回900萬,房子賣了還了貸款400萬手上還剩500, 還是算賺了400萬吧,而您當時用100萬買的車子恐怕只剩現30萬而已...
在房市中抱一個價值不斷縮水又會折舊的資產,動不動幾百萬元就泡湯使自己生活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