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租代買」對上「以房養老」,不同人生觀對於房地產的看法大不相同!為了每月支付房貸,許多人生活過得相當節儉,遭他人嘲笑「窮到只剩房子」、「屋奴」更是家常便飯。不過專家批評訕笑的人,「老了就知道」,未來每個月靠著以房養老就能月領4萬元,「沒房子的呢?」。
若給你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想要「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呢?受到高房價排擠影響,愈來愈多年輕人把「以租代買」視為人生座右銘,對於其他買房者,卻抱以「看好戲」的心態,認為這種人「買貴了」、「窮得只剩房子」、「屋奴」,不過專家提醒,其實買房不只是換取一個居住地點,老了還能換錢吃飯,「這不好嗎?」 長期耕耘租賃市場的包租公律師蔡志雄在其臉書表示,年輕人對於買房的態度,應該是「該如何努力買房」,而非「要不要買房、想不想買房」,畢竟有房子的人,到了老年時至少還能「以房養老」,月領4萬元,「沒房子的人呢?」。 投資專家楊馨也認為,雖然許多人認為薪資低、房價高,感嘆自己「生不逢時」,但重點不在於你所處的年代,關鍵仍是「人」的心態,如果能「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未來自然能享受別人享不到的福,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不會讓你白白受苦,別到年紀漸長時才努力,屆時想做事情也會力不從心。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17434129202.html
畢竟有房子的人,到了老年時至少還能「以房養老」,月領4萬元,「沒房子的人呢?」。
enzo69356 wrote:
長期耕耘租賃市場的包租公律師蔡志雄在其臉書表示,年輕人對於買房的態度,應該是「該如何努力買房」,而非「要不要買房、想不想買房」
年輕人應該是想辦法 多賺錢多存錢並做好的投資
而買房並不一定是好的投資 股票有相對高點 房市也是一樣的
以美國的例子 幾十年的長線下來 房子的增值未必趕的上股票喔
自己看過的例子 有溫哥華短短幾年就翻倍淨賺個台幣五千萬的
也有在底特律短短幾個月 賠掉了四千多萬的
不過自私一點想 當然是大家都買房啦
不然我家台灣的房子要賣 沒人願意買怎麼辦阿
根據外電報導香港的經濟還有房市都呈現萎縮的現象
香港房市從去年九月至今跌了12.55%
香港第一季經濟GDP萎縮
難道台灣的房價就是無敵的 只漲不跌?
還是空頭市場要來臨前 大家害怕中?
我家台灣房子不只一棟房價千萬不能跌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