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空屋一大堆 政府直接買1萬戶或2萬戶現成的房屋當社會住宅可行嗎?
然後實施只租不賣或者漲價歸公
所以社會住宅會分散在四面八方每個地方都有 ~
jack0101 wrote:
現在空屋一大堆 政府直接買1萬戶或2萬戶現成的房屋當社會住宅可行嗎?
然後實施只租不賣或者漲價歸公
所以社會住宅會分散在四面八方每個地方都有 ~
內政部這兩天講話,我擷取一些精華放在一起
=========================================
花敬群指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預估興建20萬戶營建成本2000億元,但若加物流管理及週邊產業等,對經濟貢獻度約6~7千億元;興建住置8成坐落首都圈,包括基隆、雙北及桃園,只有2成在其他縣市。
在找尋社宅基地部分,花敬群特別提到基隆至台北一帶的「基隆河谷廊帶」,目前全線貨櫃場居多,幾乎都是低度利用,將進一步與國發會、地方政府溝通;改造成為產業與住宅混合區。
他說,二十萬戶中十二萬戶是新建,有八萬戶將做「包租代管」與容積獎勵。因此,中長期會訂定租賃專法,短期則提社會住宅包租方案,讓房東們願意將餘屋租給弱勢戶,政府會推動「租金所得稅減免」,以提供誘因。
=========================================
政府實際只蓋12萬戶,而且"五堵"臨基隆河谷這區塊大概佔掉一半(交通問題不要問我),台北新北桃園分掉剩下的戶數(配合各市既定社會住宅興建計畫)
既有的8萬戶想跟房東成屋打主意,我是不介意來談啦!如果能收入更多當然配合政府政策,沒有?那就謝謝再聯絡,你去找別人
內政部這20萬戶的規很明顯又是個閉門造車的例子
只去想到把社會住宅生下來達成政策目標
至於蓋出來的設會住宅宜居不宜居?配套有沒有?嗯...(沒談到)
這樣的發展屆時又是新增出大片交通不便的政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