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袓先遺留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雖仍深植亞洲人的心,然而,面對未來國際的競爭趨勢,會讓這世代的年輕人對購屋有所遲疑,不是不買,而是考量的方面會變多,以前的時代,買屋大多數因為結婚,或者是為了家人換屋,所得高於物價的年代,買房子變得順理成章,以前的年代,大部分只要有工作,在工作一些時日後必然會購屋,然而隨著物價愈來愈高的局勢下,租房子這個名詞變成了時代潮流
台灣的土地慢慢地被一棟棟房子佔據,一棟比一棟還要豪華的別墅矗立眼前,年輕人內心想買房的渴望雖絲毫不減,但是,因為炒作,年輕人也只能望屋生嘆,購屋成本的提高,真的讓年輕人退縮了.
在德國,年輕人不大買房,租房子在德國是很普及的事,在台灣的德國人沒辦法想像有些台灣人會為了犧牲生活品質而買房子,對他們來說擁有房子的需求會在他們年老時才成為需求,在台灣的德國人,薪資是以美金計價的,他們即便娶了台灣女孩,也不買房的,他們用工作換來的薪水在工作閒暇時帶著家人四處旅行,你可能會問,這樣他們能存錢嗎?是的,有,而且還不少,但是,他們的觀念不會讓他們為了某個房子而長期定居某個國家,難道他們不想穩定嗎?有的,他們穩定的是自己的內在,而非外在的眼光,擁有生活品質對他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四處旅行的目的是為了增廣見聞.
以德國人的說法,身為地球公民,怎可讓自己侷限住自己,只為了贏得欣羨的眼光,而那些竟是爆肝工作及犧牲與家人共處時光所換來的,只為了買一棟安身立命的房子呢?我是說這是德國人的說法,或許因為國情的不同,我以德國人為例或有不妥,然而,我們是不是該想想不論是買房子或是租房子,都須在自己能力範圍,而不該打腫臉充胖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