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一間店聘用40000/1700=23.5人?
附近的仲介店面數量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啊 倒一間永慶多一間台慶/有巢氏 倒一間住商多一間大家房屋
台灣房屋變優美地產 東森變森活
搬來弄去 說不定倒再多店面數量還淨成長
文章結論又牽到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https://tw.news.yahoo.com/2015%E5%B9%B41700%E9%96%93%E6%88%BF%E4%BB%B2%E6%94%B6%E6%94%A4-40000%E4%BA%BA%E5%A4%B1%E6%A5%AD-064534898--finance.html
台灣房市超冷清,移轉量更是夭斬!從榮景最高50萬移轉量,2008年金融海嘯後每年平均還有37萬棟,不過目前萎縮只剩23萬棟,房仲業者叫苦連天,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就統計,去年(2015年)有1700房仲吹熄燈號,40000人因此失業。
護士:「深呼吸然後握拳喔。」
挽起袖子用行動捐血,820房仲日,儘管房市大環境冷冷清清,但房仲們的心卻是超級熱。
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理事長林正雄:「最近的一年總共的房仲業者,離開這個市場總共有1700家左右,總共有40000個從業人員失業。」
房市大環境跟過去的榮景相比,移交量簡直是夭斬,根據不動產仲介公會統計台灣最高有過每年50萬的移轉量,雖然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每年平均還有37萬的表現,歷經幾年多頭,目前只剩23萬,完全是對半砍,移轉量出不來,成交量更是繳不出漂亮成績單,連帶影響的就是第一線的房仲人員。
房仲業者James:「過往的榮景當然每個月,自己的團隊每個月都有好幾戶在成交,當然現在整個房市急凍,買賣的狀況也不若過往,1個月有一間的成交就算是非常漂亮了。」
從事房仲工作11年的James大哥,曾在房市多頭時,一躍成為房仲TopSales,經手超過百戶買賣,見過房市大風大浪,但慘到團隊每月只剩一戶交易的數量時,他開始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
房仲業者James:「因為國內市場的影響,有一些海外投資的佈局,當然這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架構,就完成了日本的整棟商業大樓,這期間我個人也成交了一些,加拿大的一些投資的案子。」
儘管房市慘澹,導致房仲業者失業率攀高,但還是有人能夠在房市死路,殺出一條活路。(民視新聞曾偉旻、郭南宏台北報導)
wahaha1216 wrote:
2015年1700間房仲收攤 40000人失業

這是轉業不是失業
當二手屋買賣交易量跌到不到2/3
吃不到業績的房仲轉到其他行業繼續當營業人員
還是轉到服務業or製造業很正常吧
到底台灣很多行業始終缺人缺得要死

wahaha1216 wrote:
平均一間店聘用40000/1700=23.5人?


信義永慶直營店,一間店頂多10人,
但加盟店的人數可就多了,
很多加盟店的店面都不大,會在附近另外租辦公室。

目前我聽過人數最多的店有超過100個人。
自由市場...自由競爭
資本主義...資本導向
居安必要思危
否極也可泰來
新成屋賣20 20年老屋賣20 這種畸形市場~第一個倒的是房仲~很正常~
多頭完了~這些中古屋屋主腦袋還不清楚狀況...慢慢賣吧~ 反正看樣子他們也不缺錢~
彈射達人 wrote:
新成屋賣20 20年老屋賣20 這種畸形市場~第一個倒的是房仲~很正常~


真的!但有些不是屋主問題,而是房仲太貪
中古屋開那種價錢,連看的動力都沒

我同事套房委託房仲,要賣200萬就好
結果仲介變成賣350萬

盤子才要買咧~~
拖了好幾個月(快半年)最後還是200左右成交
故事需要鋪承

這樣變350打6折200


買方認為賺到比7折還低

賣方賣到目標價

仲介賺到手續費6%


三方都爽就是仲介成交的基本功
02933 wrote:
我同事套房委託房仲,要賣200萬就好
結果仲介變成賣350萬
盤子才要買咧~~
拖了好幾個月(快半年)最後還是200左右成交


01上很多人都說房價上漲與房仲無關說~

s88888888 wrote:
故事需要鋪承
這樣變350打6折200
買方認為賺到比7折還低
賣方賣到目標價
仲介賺到手續費
三方都爽就是仲介成交的基本功

同感
來說說我有一位表哥以前當鎖匠

幫人開車門不到10秒中打開鎖

跟對方說600

後來對方說那麼簡單要600

於是丟了300給他就走了

經過這件事

以後每次開鎖都要假裝一下很難再拖一下時間

才能收到全部的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