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稅調高、空屋待價而沽,想撿便宜,別趁現在!因為房價還沒真正「落底」


資料來源: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68706

今年上半年台北市建造執照僅核發1,433戶,較去年同期的3,097戶腰斬54%,五月份更創下僅核准三件、56戶的新低紀錄。……既然台北市的新屋供給量大幅減少,是否將帶動台北地區低迷許久的房價回彈?這個看似合理的推論,卻輕忽了幾個重要的環節。首先,蓋房子是個持續性的作業,從領得建築執照到實際施工至主體建物完成取得使用執照,往往需要1~2年的時間,取得使用執照到驗收交屋又需要一段時間。換句話說,儘管今年上半年建照數量大幅減少,然而去年及前年取得建照的新屋正要釋放到市場銷售,所以今年北市建照數量減少,影響的是明年下半年到後年的新屋市場供給,對於下半年台北市新屋供給影響微乎其微。其次,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端除了新屋以外,還有中古屋的買賣市場,台北市的空屋率雖然已是全台灣最低,卻也到達10%的雙位數水準。換言之,台北市每十棟中古屋就有一棟是空屋,若政府繼續維持房屋稅及地價稅實價課稅的原則,這些空屋非常有機會因持有成本過高而進入房地產市場待價而沽。最後,房價是由需求與供給兩端相互拉扯之後的平衡點,儘管台北市新屋供給端出現明顯的下滑,但若供給端仍舊希望以目前的房價基準,轉換成未來成交的價格,對於需求端的吸引力還是不足。……兩年前的新聞多半是勸說買方「別為了殺價失去了擁有愛屋的機會」,如今輿論已慢慢轉成「屋主別認為沒賣就沒虧」及「以租代賣划不來,租金抵不了房貸」,這再度證明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話語權,已經由賣方轉移到買方的身上。然而要賣方在心理上接受虧本出售的事實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房地產市場價格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崩盤式的大跌,房地產市場這種推案量及銷售量雙低的狀況,應該還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
我沒辦法預知這種盤整緩跌的時間會持續多久,但從房地產價格的歷史來看,單一上漲或下跌循環通常會持續達10年以上,目前也看不出能讓房地產市場價格立刻落底的可能。
撰文者dolin66



房價是否落底,以這篇文章來看是持否定態度,本人認同本文章的論點。
坦白說...房屋稅對房價的影響不大
因為對台灣大部份的房屋來說
持有稅都極低

對房價最大的影響是...泡沫要破了...大家會怕
這10年的泡沫急速吹大...要破了

實質收入倒退...房價卻直直上升...就是泡沫

泡沫...絕不是緩升緩降...而是急升急降
這10年的急升...肯定會得到急降

除非剛性需求...不然此刻買房...千萬要小心
差個1年半載...有可能差幾百萬
大部份人都不是有錢人...當然有差
因為房價還沒真正「落底」

這是一句非常"不負責任"的話

可以反過來說嗎?

何時落底?

給個時間表吧

別像SARS完之後,房價就像變心的女朋友

誰能告訴我

當時有哪位專家.學者.教授.網路神人

說~~~

房價要起飛了

請大家做好漲3倍的心理建設


21.543 wrote:
因為房價還沒真正「...(恕刪)

我覺得別人說的話都聽聽就好
主要是自己的身體反應跟說的話有沒有心口一致
很多人都是心口不一呢

21.543 wrote:
因為房價還沒真正「落底」
這是一句非常"不負責任"的話


其實就跟"只漲不跌"的意思一樣,
都是些不負責任的廢話!

目前看起來,
只漲不跌這句話又更不負責任而已,
因為說這句話的人全跑光了
21.543 wrote:
別像SARS完之後,房價就像變心的女朋友


的確像變心的女朋友

市場很早就用成交量做表態了

只不過很多人當成沒看到而已....

說台北有10%空屋?

說台北前幾年還有很多新屋會釋放出來嗎?

想營造台北供給過量嗎?

要這樣催眠自己也是可以啦。

bbp408 wrote:
市場很早就用成交量做表態了

只不過很多人當成沒看到而已....
...(恕刪)


看到也沒用啊! 房子買賣是依據價格, 又不是依據成交量
如果低成交量可以代表價格, 那sars那時成交量也是當時的歷史低點, 價格怎會像變心的女朋友
ryanku wrote:
看到也沒用啊! 房子買賣是依據價格, 又不是依據成交量
如果低成交量可以代表價格, 那sars那時成交量也是當時的歷史低點, 價格怎會像變心的女朋友



sars那時是破底翻

目前可是去年假突破確立喔

另外,

r大這著麼看好台灣房市

今年趁著成交量在低檔區買幾間房了?

或是近期有什麼購屋購地計畫嗎?


bbp408 wrote:
sars那時是破底...(恕刪)


bbp大這麼看空台灣房市, 趨勢說的這麼斬釘截鐵的, 是賣了多少間房了啊! 還是正準備大肆放空營建相關類股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