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家是30幾年的五樓老公寓(住三)
今年想要重新裝潢
與多位設計師接觸討論後即將簽約動工
這時候鄰居突然跳出來說要自辦都更
家人也是覺得先觀望再說
到處爬了文發現都更成功率真的頗低
真的有等待的意義嗎?

想請問各位大大如果都更是走委建的方式

1.現在裝潢了,沒幾年拆掉會有補償金可以拿嗎?

2.都更範圍除了一片五樓公寓外還包含了幾棟超過十樓的大廈
假設室內坪數目前都一樣,那之後的分配要怎麼分比較合理?

3.如果是各位會選擇先裝潢還是停擺呢
別的不提,如果自辦都更扯到「幾棟超過10樓的大廈」,我覺得你可以放心裝潢下去了
一樓四戶,一棟40戶好了,三棟就一百多戶了。
光是湊齊同意書起碼3年都談不完吧....就算一路順利大家都同意都更這條路也要將近十年跑不掉....

你有這困擾,更別提其他人了。

肯定不只一個人說:我家N年前才裝潢完,都更後能拿回多少賠償? 我要多分一點~

你覺得能談得下去嗎?

這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你說我剛裝潢完要多分一點,頂樓加蓋說我們也要多分一點,一樓店面也說我們要多分一點。

10年能開始動工真的是很樂觀....XD

我朋友三重老家已經談都更談到最後階段了,同意書湊齊,結果建商因為跟政府分配喬不攏最後還是破局。
他已經不想等了,開始動工裝潢老家。
MIDAP wrote:
別的不提,如果自辦都...(恕刪)

正解+1
都更沒專人長時間負責協調花個十幾年是常有的事
黃小艾 wrote:
1.現在裝潢了,沒幾年拆掉會有補償金可以拿嗎?


沒有,但除非你用了很高級的裝潢,不然和都更後能的得到的利益相比,
裝潢費只是小錢。

黃小艾 wrote:
2.都更範圍除了一片五樓公寓外還包含了幾棟超過十樓的大廈
假設室內坪數目前都一樣,那之後的分配要怎麼分比較合理?


這要看土地持分大小和容積率而定。
要都更,有一個名詞非常重要,就是"容積率",
等你了解這個名詞後,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可以的話,能了解"土地使用分區""建蔽率",更好。

你們的土地是住三,那些超過十樓的大廈可能不是住三。


黃小艾 wrote:
3.如果是各位會選擇先裝潢還是停擺呢


我會做基本裝潢,就是水管、電線重拉,其他先不做。

樓主可以問看看目前都更談到甚麼程度了,
說不定已經談了10年,90%同意了..

自辦都更完全沒法短期辦到,屋齡30也不算太老
即使有集團願意出面整合,花個3~5年才可能一點
五層的土地持分就低,又是住3,旁邊又一大堆舊大樓,怎可能都更?
別想了,沒什麼好觀望的
leo78788 wrote:
五層的土地持分就低,又是住3,旁邊又一大堆舊大樓,怎可能都更?


所以他們走自辦都更啊,不用和建商分,五層+住三,沒問題。

當初會蓋到10樓的舊大樓,不太可能是住三,應該是商業地。

題外話,住三蓋高樓也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怎麼蓋,條件夠不夠,
帝寶20幾層樓,也是住三。


MIDAP wrote:
別的不提,如果自辦都更扯到「幾棟超過10樓的大廈」,我覺得你可以放心裝潢下去了)


真的
趕快裝潢下去吧,您的孫子搞不好都住的到


沒有重大天然災害導致房子嚴重受損,是不可能都更談成的
且重點是那麼多棟一起談


北市算很有都更動力的

偶老家有間社區快四十年,談都更已經談十幾年了,期間還有人買了社區一樓花了幾百萬室內外裝潢,買賣的也很多

說要都更成三大棟....根本是天方夜譚



實際經驗,朋友他們家也是北市,重點是海砂屋,所以有什麼優先重建的條件,七樓雙併,拆掉蓋成十五樓,也談了五六年,現在還在送件,差不多九成進度要拆掉重蓋了.

重點! 重點!

建商跟每戶談,除檯面上的條件外,有的鄰居要求很多,開會時都鬧的很不愉快,所以最後建商還要私下給會吵得住戶
朋友說重建完後會直接賣掉,因為不想再跟索求無度的鄰居相處了.


黃小艾 wrote:
幾棟超過十樓的大廈


十樓大廈不太可能雙拼

四拼好了,一棟十樓共四十戶
三棟120戶


不找建商來補貼每月租金是不可能的


歷年來及最近北市看到有談成都更的,最普遍的都是那種透天/兩三樓以下的,一片的,比較好整合,最近一案應該是士林地方法院旁邊.


有一間五樓公寓有談成的偶有認識,但這間很漂亮的是只有五樓雙拼,就在市立醫院陽明院區旁邊,已經蓋好了


其他公寓類型,看面積及周邊狀況,基本上是不用期望太大的

有海砂屋反而較有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