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因素,不足以壓低房價。
少子化因素是空空最朗朗上口的理由,一折論的中心思想也來自於此,但他們都錯了,因為他們沒有去研究不同房型之結構問題,僅從少子化後單純供需思考。
既然那麼喜歡談供需,我們就從供需的角度來談。台北市有50多萬房,其中有20萬無電梯的公寓房,這些人年紀大了,因此換屋會買剩下30萬的電梯房,外縣市有能力買台北市房的人,當然會買電梯房,於是需求大於供給,所以電梯房跌不下去。那些擁有公寓房的老人,不會低價賣出公寓房,反而會將公寓房出租,同時辦理以房養老貸款,兩筆資金剛好去繳電梯房的房貸,因此公寓房供給減少,一樣造成需求大於供給,當然也就跌不下去。
最終台北市以外、社區沒落的公寓房,真的會跌到你買的起也不想買的價格。台北市的房子依然房價高高,讓你不吃不喝20年也買不起。少子化、實價打八折、一折論、人口紅利.......別傻了,台北市的電梯房,趁這時候買方信心不足時,看到喜歡的就岀手吧。別等另一波行情啟動後,你真的會租房一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