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部沒淹水,只有短暫的下颳風大雨而已
禮拜天晚上在家裡吃飯,看新聞裡那些中南部的慘狀
客廳整個泡水,馬桶泥水倒灌,車子在水裡飄...(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是會傻住)
我住的大樓地下室到B6,只要我的車位不在B6,我的車要泡水的機會微乎其微吧?
新聞說有個地方居然淹水到160公分?這個高度小孩真有可能淹死了
你看,這種情況下,住中南部有什麼好?住透天有什麼好?
不是瞧不起中南部,而是政府資源就是不足,住那裡真的就有二等公民的意味
(我住新北,喝的水也沒有台北市好,我就覺得繳一樣的稅,自己是二等公民)
台北遇到颱風,只要回復動作有點慢,路上倒的樹沒清乾淨,媒體就把市長罵到臭頭
但是你看新聞裡,那些中南部的鄉親,臉上只寫了無奈,一副本來就是會這樣子的樣子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北和中南部,處理方式就是不一樣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市區和郊區,處理方式就是不一樣
這些新聞,讓我有個強烈的感覺
雖然少子化,未來人們還是會往台北擠,中南部的大城市不管怎麼樣永遠都追不上
人們會往市區擠,郊區會越來越少人要,也不會再有什麼高價別墅區的有錢人聚落
我是希望政府能把全台灣每個大行政區都搞得跟台北一樣
不要什麼最好的資源都只給台北
這樣子大家不用只往台北擠,房價自然會正常啊
merry go round wrote:
電視新聞我有看,我的感想跟你不一樣,直覺反應就是地方政府,水溝塞住都沒有在清,有定期清的不會淹,沒清的話,台北也會淹,新聞上看很多了...(恕刪)
那是一回事,但是,我只能告訴你,
以目前台灣城市的排水設計,基本上下暴雨100毫米以上,必淹.
以設計排水量而言,台北市就是80毫米,高雄市70毫米,其他城市更低.
若再加上"施工誤差"再加上你所說的沒清的問題,只會更慘.
也別以為台北就不淹,明水路改搭船,內湖淹超過一米,
捷運便蓄水池,這些都發生過,房價也不低.
抽水機故障,下水道塞進一部車,就是這兩次的原因.
三重之前淹水,也就是捷運施工.
城市裡雖有防護,但是,也是運氣運氣,故障或是施工一樣慘.
所以民眾要自保,買房租房自己得先選好當地的"相對高點"比較重要.
治水,可以說是百年大計.
然而,現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別說百年了,連十年遠見都沒.
還是做做"四年內"馬上見得到成果的東西再說.
搞搞水岸景光燈光,馬上有成效,管你每次大水後還要修?
年底記得放放煙火,民眾自然"善忘"你這年幹了多少鳥事.
話說,好像一堆政治人物還都是人民自己選出來的.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