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買房跟投資買房的抉擇 選錯時機套牢一生

首先 要先判斷現在房市的走勢 而去年2016年是24.5萬交易量
2007~2014是多頭市場 怎麼喊空還是漲(此時交易量超過30萬)
2015~2017是空頭市場 怎麼喊多還是跌(此時交易量不到30萬)

未來加上少子化 人口紅利減少
每戶很少生超過2個 今年光繼承的就占買賣數的1/3比例
且台灣房屋自有率86% 真需要再買房的僅有14% 否則整修即可

再來開始分析自住需求跟投資需求
自住需求
若需要有房屋自住 若都負擔的起 先看房貸租金比 何者較為划算
用買賣房及租房的資金 去推算應該買賣房或租房的抉擇
剛性需求的話要有房可以住 至於租或買
之前就講過 房屋上漲期間跟房貸租金比2倍以內可考慮買
(20~30年月付房貸租金比 1倍 2倍 3倍的選擇)
1倍原則上選買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也1萬 可以選買房 除非你覺得未來房價跌過半
2倍原則上要衡量: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是2萬 那就有得衡量 因為有持有稅(大樓還要考量管理費)
3倍原則上選租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超過3萬 那就買不如租 錢留下來比較划算
除非能確定房價是多頭市場 能蓋掉折舊貶值的風險 才可以買到超過上述評估

或者是考慮退休後去鄉下買屋 給大家參考看看
不然等到下次循環向上時再買也可以(現在走了12年多頭 才剛要開始下修 有得等了)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記得景氣會循環 現在才剛開始往下... 說不定越晚買越便宜(至少這2年已是如此)
有些一年就下修個50~100萬

如果是多頭時期 有可能賺到錢 可以放寬買到3倍的
現在屬空頭時期 有可能賠到錢 盡量限縮買2倍內的

要記得 在你貸款真正繳完錢 除了掛名外 都只是再房銀行繳房租 不能過戶買賣
且一期沒繳就會被申請法拍 20年期以上 要額外衡量失業或利息上升的風險
自己像是住在銀行的房子裡,繳交著很貴的月租

若真有剛性的自住需求 在房貸租金比2倍以內 可以好好挑選標的 好好議價
版上看空的 並沒有說叫剛性自住的都不要買房或找房居住唷 頂多是不建議投資

超過房貸租金比3倍且沒上漲空間時 選擇租屋 開始存錢
等退休後找個鄉下地方買房退休即可 看看嘉義新屋透天 388萬就有了
原台南縣政中心附近的新營柳營 也500~700多萬
(新營有火車站+交流道+星巴克+國圖南館 所以新屋比起柳營500多萬偏貴些 約700多萬)
分享 南部千萬以下透天

而狂淹水的安南區 一堆新案賣600~700萬還很不好賣
但還是有超過5年的中古屋還想賣超過700萬...
台南市安中路成了安中溪

而東部的宜蘭花蓮台東 空氣跟水質更好 真正適合養生的地方 可納入選擇
不少退休同是選在東部置產 還簡單務農當真實版的開心農場~~
文章關鍵字
投資需求
當然要選在多頭市場 上漲波段時買 像是1998~2014時期
翻開來比較這幾年時價對比 幾乎都跌幅下修 甚至出現六折價位(仍持續探底)
多頭市場10幾年時不進場 選在空頭時期進場?
等同股市6000~7000點不進場 選在上萬時才開始要狂進場一般 只能說時機很重要~~

版上一堆高點反轉剩六折的案例 買錯時機 慘賠一生
104萬跌到67萬的距離,只需要三年....
新莊副都心開始出現跳水價 從6字頭跳水至3字頭 出現腰斬價(有圖)
房價倒掛更普遍 中古屋主還活在過去
網路分享文章 你該懂的市場經濟學 來談目前房市下修情形

如果是有能全現金買房投資的 不至於影響生活 可能沒什麼差
但若是一般上班族 影響可就大了
而且若是多頭那10年買房的 剛好趁這時候偏高點賺錢脫手 華麗轉身

因為 在接下來的10年 緩跌循環(實際上是修正超漲的200~300%幅度) 畢竟台灣低薪路線
台灣薪資中位數是4萬 平均值約4.8萬
一般上班族 若買上千萬的房 月付5萬 等同犧牲了所有的生活品質

且有其他投資管道下 有股市黃金 國外市場 何必非要投資人口紅利減少+房市下修中的台灣房市??
連美元保單的利息都還有3%左右
另篇文章賺890萬 談到繳稅問題 舊制繳納5萬多 新制改繳納178萬 想想現在是何投資嗎?
更何況日本透天約百多萬 加拿大也約500多萬
同樣花上千萬 選擇投資移民正夯

只能說 多頭市場時投資 可賺錢提早退休
選擇在 空頭市場時投資 接刀後慘賠一生

投資者 慎選投資時機跟地點 盈虧自負

若買在多頭前10年的應該很賺...
現在空頭還進場的...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剛好以房貸租金比3倍來說 身邊就有個例子 可以舉例一下

若選擇租屋 而省下來的錢 可以拿去買美元保單作儲蓄

我朋友就選擇租房1萬(月存約2萬 年存24萬 6年存144萬)
原本同樣標的 買房需要600萬(需月付3萬)
於是他決定用租的 把省下來的錢買了144萬保單 最近剛繳完2.7%的6年期外幣保單
正準備年領3.8萬左右(等於一個月多了3100元可支用)


當月存2萬 存個20年後有480萬加上年領2.7%利息過12萬(若不用掉本金480萬的話 就可繼續領)
到時他再看要換比較新的房屋租(原本租的地方從10年變成30年老屋了)
每年還多12萬左右可用 等於租一萬的房可用利息補貼 不用花到錢

專業又誠懇的算法
月幻星空 wrote:
首先 要先判斷現在...(恕刪)
jt2000 wrote:
專業又誠懇的算法...(恕刪)

現在有1跟2年期的美元保單了 運用可以更有彈性

小弟從來沒有說自住絕對不要買房
只友說多衡量房貸租金比

投資的話看這麼慘澹的交易量
只能說 此時還敢進場的真的很有勇氣~~

而且專業的房仲是很重要的 可以幫忙節省很多時間
但台灣大多低薪的情況下 加上少子化
根本支撐不了高漲的房價太久 循環回落是可以預期的
可能會慢慢下修回1998年沒人炒作的房價行情~~
月幻星空 wrote:
首先 要先判斷現在...(恕刪)


統計一下01居家版的各版塊.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房地產綜合的多空比會很有趣.

多頭不死,空頭不止.

月幻星空 wrote:
首先 要先判斷現在...(恕刪)


選錯時機套牢一生,這麼說有點誇張,我認為應該是選錯時機這輩子不一定能解套
月幻星空 wrote:
現在有1跟2年期的美...(恕刪)


以技術分析來說

這叫做薪資跟房價的背離。。
現在領4-5萬要買房的人,要嘛已經買了,要嘛還在觀望中,不會進場的。

目前市場上多數剩下有錢人及投資客在玩,是高手或低能?

而目前市場上有的剛性需求購屋者,通常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有個很好的上一代背景,能幫他出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房貸3萬和月租1萬不能相提並論吧!
月租1萬的居住品質空間相對不好
這個例子是委屈自己住舊住小來存錢
房貸3萬存的錢比較少是沒錯
但如果租屋要到一樣水準恐怕租金也省不到哪裡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