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找房兩年,曾出價三次,惜皆不成.但兩年看了不少廣告和地籍驣本,也察看了不少實價登錄案例.
小弟看到一些案例,大惑不解,在此求教高手:
有落成三年,12層電梯樓11F住戶賣房,廣告言明,主建物37p,附屬建物4p,公共使用17p,建物58p,(含車位).
當年建商廣告也如此.
但此樓11F僅兩戶,查實價登錄,兩戶之建坪都只有41p,皆"車位未保存".
為何實價登錄似乎只登記"主+附建物坪數",這樣對建商有好處嗎?
WanderingStar wrote:
小弟找房兩年,曾出...(恕刪)
我朋友說幾年前買安南區的安通安中附近那區 因為容易淹水 大約買500萬
結果附近建商建案全部登700~800多萬 抬高價位好出售
聽說是為了讓投資客不用準備頭期款就能貸款 以後也好脫手
現在光變成中古 改賣600多萬
就可以主打賠售了(但實際上還是賺了100多萬)
看看591 一堆原本500多萬的 因為實價登錄登700萬 加上刊登+3成 全部都擺888~1288萬唷
投資客 賣600萬還能賺個100多萬 還說正在讓利出清中 幾乎都是中古屋了

完全無視同樣安南區還有約10幾個"新建案"賣600~700多萬
分享 南部千萬以下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