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找房兩年,曾出價三次,惜皆不成.但兩年看了不少廣告和地籍驣本,也察看了不少實價登錄案例.
小弟看到一些案例,大惑不解,在此求教高手:

有落成三年,12層電梯樓11F住戶賣房,廣告言明,主建物37p,附屬建物4p,公共使用17p,建物58p,(含車位).
當年建商廣告也如此.

但此樓11F僅兩戶,查實價登錄,兩戶之建坪都只有41p,皆"車位未保存".

為何實價登錄似乎只登記"主+附建物坪數",這樣對建商有好處嗎?
文章關鍵字
有些社區的車位本來就可以獨立買賣,所以不登出來或是已經賣掉都有可能.
如果是一戶配兩個車位的,屋主也可以賣掉一個.
也有兩~三房的屋主他沒有車,連一個車位也賣掉的都有(這種屋主通常是老人).
WanderingStar wrote:
小弟找房兩年,曾出價...(恕刪)

是豪宅嗎?
有看過總價如果加車位會過豪宅門檻
就分開處理
WanderingStar wrote:
小弟找房兩年,曾出...(恕刪)

我朋友說幾年前買安南區的安通安中附近那區 因為容易淹水 大約買500萬
結果附近建商建案全部登700~800多萬 抬高價位好出售

聽說是為了讓投資客不用準備頭期款就能貸款 以後也好脫手
現在光變成中古 改賣600多萬
就可以主打賠售了(但實際上還是賺了100多萬)

看看591 一堆原本500多萬的 因為實價登錄登700萬 加上刊登+3成 全部都擺888~1288萬唷
投資客 賣600萬還能賺個100多萬 還說正在讓利出清中 幾乎都是中古屋了

完全無視同樣安南區還有約10幾個"新建案"賣600~700多萬
分享 南部千萬以下透天

有可能是車位及建物分開買賣,至於為何這樣作業,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WanderingStar wrote:
小弟找房兩年,曾出...(恕刪)


以我前年買房子登記來看,我為了多貸,有把各項開支加入進去,所以...........

你要打9折才算準。


其實我覺得實價登錄的價格只能當作參考.....

像我當時買房的價格,就跟實價登錄上一樣!! 但是樓上的大大卻是有多含各項的開支....這樣要如何的判別呢??

真正的買房實際價格只有在買賣方彼此的認知上....

只要你有心想買,建商也有心想賣,在這個互信基礎上,房子的買賣就會成交了!!
現在有幾個人信任實價登錄? 三五年長時間的實價資料最低價才比較可信
原本1間正規房,
建坪58坪,4房2廳2衛的豪宅
主建物37坪,公設17坪佔29.3%
總價高找不到有錢人賣不掉,

現在改建2間縮小房,
建坪41坪2房1廳1衛給小家庭或投資客
但主建物變少,就擴增雨遮牆壁公設坪
總價低,可能有人會買單,建商就賺更多
你參考其它建案,建坪38坪賣2房或賣3房
建坪28坪賣1房或賣2 房,都有建商蓋來賣
問題是你是買來自住,或是買來出租投資
入住才知室內空間不足家族很難住,虧錢換屋
所以,它是賣幾房的建坪-參考用.
任何大樓,都需靠自己實地測量拿(室內實坪)
https://goo.gl/vApdNS
最近也在看房子,剛好看到這篇
其實主建物37p,附屬建物4p,公共使用17p,建物58p,(含車位).
這意思,室內空間37p陽台/雨遮/露臺4p 公設17p含車位(可能車位p數約11p),總虛坪58p(類似薪水虛領40000,扣勞健保實領38000)
樓主不懂的是

1.實價登陸建坪只有41p

A:因為這種建物,車位沒有獨立權狀,是包含在公設裡,沒買車的人,公設可能才6~9p,買車的會多8~11p
車位實際大小也沒有8~11p,8~11p包含車道的公設
當然具體計算因建商買賣方式有所變動,看建商要灌水在公設還是車位p數
拉高或拉低 單p售價

2.實價登陸無車位

A:因無獨立車位,所以實價登陸沒辦法顯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