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66784

剛剛看一則新聞 . 板橋新埔都更整合成功 . 真的是恭喜他們了
小弟也位於新北 . 捷運步行5分鐘處 . 10多天前住戶與建商第一次接觸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個建商) 全數房屋30年以上 . 參與所有權人約55人

一開始建商介紹自己公司 其他建案 使用材料等等
可發現多數住戶 至少一半一上 根本沒興趣 . 終於有人打斷建商
直接問一坪換幾坪 . 雖然我也很想知道 . 但也應該先了解這是什麼公司吧

建商說基本一坪換一坪 . 此時超過一半以上的人一哄而散
剩下不到20人(當然包括我) 此時我觀察到一件事 . 年齡層分布在30~50歲左右
老的幾乎走光了 . 老的訴求 給我原來住的大小 至少要一坪換1.3坪以上
如權狀30坪你就給我39坪 . (如此才能在新房扣除公設後換取較大居住空間)
並嚷著什麼建材他們不管啦 (因為建商強調他們材料好)

誰不想要多一點 . 其實我還想一坪換三坪呢
會後我私下問建商 . 條件是不是不太好 . 建商也直接說當然是要協商評估
也因為大多數老一輩走光 . 所以很多細節如車位規劃也沒談了

我也跟建商講跟我們這鞋年輕人講沒用 . 產權在剛剛那些老一輩的身上
我個人是10多年前買的 . 私心是希望能換新

住戶貪 ? 建商黑心 ? 又找不到一個可以平衡的標準

各位覺得到底什麼條件是合理的呢 ?
現在不搞都更,現在搞危老重建
掛上危老兩個字容積獎勵就直接升天
新增的好康加一加4層樓可以蓋成地上24層地下4層
原所有權人如果舊權狀一坪只換回新權狀一坪
您難道不覺得真的太坑人了?
我朋友 板橋老舊公寓獨棟3樓地坪約25坪

直接賣給建商3億..

或許可以考慮直接賣給建商回收..
這個有現金折算方式的

主要是建成後市場價格如何?

大約市場一坪在50萬就有都更誘因
很容易算的

兩個極端的例子
信義區的都更與新北市郊區的都更
要信義區的地主一坪換一坪..建商乾脆直接搶銀行比較快賺
如果是偏遠郊區一坪市價只有30萬..根本不會有建商去談

..................

很容易算的

去骨香蕉 wrote:
http://news...(恕刪)


這個訴求我覺得還算有良心 老的訴求 給我原來住的大小 至少要一坪換1.3坪以上 ,
本來我住的舒服為何要屈就更小的空間.
至少比 釘子戶 都更獐螂 好太多了.
豪哥大 wrote:
現在不搞都更了,現在...(恕刪)


老危的容積獎勵只有12%喔😧沒有想像的多。
terrybog wrote:
老危的容積獎勵只有12%喔😧沒有想像的多。

這個是原有的再加,而且一旦是樣板政府還幫忙搞容積移轉

在我看來全國第一例就代表著予與予求

豪哥大 wrote:
現在不搞都更,現在...(恕刪)


原本30幾戶 蓋完變240戶

一坪換一坪 剩下200戶

哇 ~ 建商真的吃人不吐骨頭的


timrestart wrote:
這個有現金折算方式的...(恕刪)

賓果,都更程序這麼多,說服原住戶及釘子戶,要耗時多少年!
就如永春都更案來說
旁邊EAT現在都還能賣100萬左右,如之後都更後單坪100萬起跳,地點好銷售容易
這也為什麼建商挺了近20年打死不退(最後連釘子戶那棟乾脆也排除了,缺一塊也硬要蓋)
因為這樣還有利潤啊~
非精華區想都更,建商根本不會去想碰,因為時間和資金要卡多少年!建完後能不能完銷也是個問題.
所以北市精華區至少能談到權狀=室內坪數+1個車位

豪哥大 wrote:
這個是原有的再加,而...(恕刪)


那就還是有走都更及都審程序,老危計畫一樣要「百分之百同意」。既然都拿到100%也就是可以走都更及都審程序了,只有這樣才能把都更20%都審的15%老危的12%還有容積移轉的15%都算進去才有,講到這邊就代表「建商送件了,但是還沒(正式)跑程序囉」。看來又是一個「口號指標」下台的「公告政績」的宣誓意義而已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