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搶衛生紙到499之亂,台灣「低端經濟」警訊:再有錢,你現在都不該去買車買房

撰文者:狄驤
原文網址
--------------------
海嘯和火山爆發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它們來之前的訊號,沒有人看得出來或是沒人把它當一回事。

我有個朋友,去年花錢買了一堆生財器具,準備轉做小吃,沒想到才做不到一個月就宣告失敗。

後來,他上網把那些生財設備拍賣,結果不到幾天,就來了一堆人,死纏爛打地要求降價,甚至已經把切菜機和磨豆機都搬到貨車上了,還苦苦哀求再降個300元也好。

更誇張的是,他原本買了一袋紙杯,本來以為賣不了多少錢,心想如再無人問津就直接丟掉。 沒想到,某天來了一個女大生,她說自己不想繼續讀書了,立志要賣飲料,但她的創業預算只有2千元。她的計劃是把木板拖盤二端綁了繩子掛在脖子上,把自製的飲料放在上面,再到商圈附近沿街叫賣。

因此,她寧可坐捷運再轉公車,再走路到我朋友那個鳥不生蛋的倉庫,就只為了300元的一袋紙杯。

我朋友聽了她這般苦心的故事,就只收她200元。她卻拿了東西付了錢,就頭也不回地跑走,似乎覺得他收200元,還算賣貴了,有點不高興。

後來,他跟我說了這些怪現象,我聽了鐵青著臉跟他說,台灣應該要發生趨勢大轉折了。

在資本市場中,趨勢的轉折前會出現許多訊號。

有些是假訊號,有些是無效訊號。

但從我朋友的這個大家搶著賤買生財設備訊號,再加上台灣人搶衛生紙和怒排499事件,再到這幾天郭董的減資和FII在陸股掛牌,即使降低募資額度也非掛不可,這都讓我覺得,這些訊號的真實和有效性,高到令我感到毛骨悚然。

有人說,那些搶衛生紙和499的人是太閒,時間成本太低,機會成本也幾乎等於零,才會花那麼多時間和心力去幹這種驚天動地的事。

老實說,如果這是單一事件,那麼我也會從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去分析這些人的想法。

但從年初到現在的一連串詭異現象,再加上主計處公布的CPI數據,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就爆發餐飲業倒閉或欠薪的新聞,此外,再看看那些野狗比人還多的夜市,每走幾步就有一間的夾娃娃機,詹宏志不敵免運費割喉戰,無奈讓商店街下櫃,還有,即使通膨加劇,錢放在銀行已變成實質負利率,央行還是硬頸說不升息。

這些訊號像骨牌一樣,一張接一張地翻牌向上,我認為絕不是巧合,更不會是景氣繁榮的正向訊號。

有人說,現在走的是「末端經濟」,因為大家不敢投資,沒錢投資,寧可花少到可憐的成本,去賺那些連三餐都餵不飽自己的微利。

就像那位輟學卻只準備2千元創業賣飲料的女大生;就像那些也想做小吃,卻到處殺價找便宜再便宜二手餐飲設備的低端人士;就像那些不想請店員的夾娃娃店老闆;就像那些寧可排隊排到滿頭大汗血糖過低血壓升高,甚至情緒崩潰的閒閒老百姓。

然而,我卻認為,這種氛圍和市場訊號想告訴我們的是,這不是末端經濟,卻有可能是「低端經濟」的起始點。

「低端經濟」是要比「末端經濟」還可怕的經濟停滯和退縮現象。

如果景氣仍有循環動能,末端也只是一個循環的谷底,接下來再苦再慘也總有一天,會走到向上循環的周期。

但是,「低端經濟」走的是整體國家或經濟圈的向下降級,往下跳到下一層區間,可能花很長的時間在低端打底,卻一直在地上爬,再也站不起來。

例如,生產力下滑,因為,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早就是鬼故事,台灣老年化和少子化,加上就業人口外移,未來不但沒有紅利,還可能變成人口負債,因為,老人佔比愈來愈高,會耗掉其他仍可生產的青壯和年輕人資源。

例如,投資萎縮,外資因為美國升息早晚逃之夭夭,熱錢當然也因為美國縮表和貨幣緊縮政策,加上台灣利息太低,沒有利差可賺,儘管它來和我們搞的不是一夜情,但也不會是一世情,哪裡有利就到哪去和人家山盟海誓。

再者,隨著陸股6月要進入MSCI,磁吸效應下,凡是想賺錢的有錢人,都會把錢放到陸股的國際級購物中心,去玩資金派對,誰會留在台灣這個小雜貨店,降低資金周轉率,又沒有煙火名牌包和美食。

更殘酷的是,隨著郭董正式發射第一支登陸掛牌火箭砲,可想而知,台企以前偷偷摸摸透過借殼或利用子公司,到陸股掛牌吸飽陸資奶水的賤招,都會變成抬頭挺胸到對岸掛牌募資的大拜拜,不但不怕人家知道,還要敲鑼打鼓的,才能把股票賣到好價錢。

哎,自己母親貧奶,逼得孩子到對岸吸奶求生,這實在是很無奈,但又一定發生的事,說來殘酷,但對企業來說,有奶便是娘,誰叫陸股它們隨隨便便一支股票,本益比都是50倍起跳,有的還漲到上百倍。

說白話,就是企業賺一塊錢,在台灣的股票頂多賣到10塊錢,但在陸股卻可喊到50塊甚至上百塊。

人要有錢才有膽,企業要有錢才有子彈,才能和人家廝殺,到時候,再愛台灣也是要過去掛牌吸金,有誰還會說什麼義氣三小之類的幹話。

還有,內需也會因為企業外移和資本市場萎縮,餐飲休閒服務,甚至是小三小四小五和八大行業的市場,也會跟著變成「縮小人生」。

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個「中等收入陷阱」。

當一個國家的GDP達到世界中等水準後,由於舊的成長動能消失,同時又欠缺新的增長動能,就會使經濟成長進入停滯狀態。

台灣之所以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放任甚至勾結財團炒作土地而導致的。

其實,世界各國都是如此。當國家GDP上升時,就會有不肖資本家在暗中吸人民的血,像是財團會收買政客,大量掠奪土地,再大規模造鎮,拉高房價,也拉高當地生活成本,台灣高房價低薪水的鬼故事,就是這樣發生的。

或許你沒學過總體經濟學,但你也不妨想想,當一個國家同時擁有超高房價和低端產業時,怎麼可能不會讓國家掉進「中等收入陷阱」和貧富不均的下場?

我知道,大部分朋友不會想管這些資本主義上的理論和問題。

然而,這些總體經濟結構的前因後果,還有我說的這些「低端經濟」海嘯可能襲來的訊號,對你未來上有老下有小要養的溢價成本,對你未來的經濟潰壓點,都有很緊密的關係。

當你發現賺錢難度愈來愈大,物價愈漲愈凶,花錢速度加快時,就等於海嘯已經淹沒你家巷口的便利商店,這時你逃再遠也是凶多吉少。

經濟趨勢如海嘯,就算知道它要來,我們老百姓又能如何?

是啊,我想說的是,我希望台灣只是經濟軌跡的修正,而不是走入「低端經濟」。

然而,不管是「低端經濟」或「末端經濟」,從現在開始,你不應該再花錢去買正在貶值的資產,而是要把錢存下來當錢母,等景氣循環7到10年波段底部來臨,或是「低端經濟」打底完成,再花錢去買開始上漲的資產。

例如,你真的需要用車去接小孩或工作需要,寧可買中古車,也不要買新車去虧掉前三年的貶值價差。

真的需要買房子也是如此,要買地段和機能,不要買裝潢和贈品,因為它們不是資產,更不是不動產。

舊房再醜就再住吧!不要急著花錢裝潢買傢俱。

其他的依此類推,在資產價格已經被堆到天花板高時,不要買在高點。

至於,衛生紙和499吃到飽,想搶就去搶吧!
----------------
對於此篇作者的文看了還挺有感的
炒高房地產排擠其他行業的資金活水流動
從所謂的小確性跟某些賣場開幕排一長串人龍只為了幾十元的免費早餐
到很多小生意做不起來關店變成所謂的夾娃娃店~還有為了那幾十元瘋搶購衛生紙跟這電信499的情況都能看出台灣真的窮人越來越多了~


roward wrote:
衛生紙和499吃到飽






我真的很怕上完廁所, 沒有衛生紙
roward wrote:
撰文者:狄驤原文網...(恕刪)


有些寫的不錯,值得讓人警惕。
臺灣窮人不是越來越多
是過度消費的人越來越多導致賺的錢都沒存下來
以前人哪有這麼多享受

我前幾天去內湖車商試駕雙座敞篷跑車
預約一個星期後試駕

sales穿西裝滿頭大汗在鎖大牌
我轉頭一看
原來的展間那台不見了
應該就是他們展示那台是有領大牌的
但是沒讓人在試開
這種車大概也沒有哪個車主願意出借試駕的
車商除非確定你真的要買
不然不會讓你試
我看了一下哩程
沒有50公里的新車
試完了之後,算是圓了一個小夢,回家
買了沒?嘿嘿

我有忍住,還凹了一份咖啡和餅乾

bcn2718 wrote:
臺灣窮人不是越來越...(恕刪)

薪資倒退 物價上漲 真正可用的閒錢相對一定越來越少
就算過得像以前的人一樣少物質引誘
能存到的錢也絕對是比以前人少
她的計劃是把木板拖盤二端綁了繩子掛在脖子上,
她的計劃是把木板拖盤二端綁了繩子掛在脖子上,
她的計劃是把木板拖盤二端綁了繩子掛在脖子上,




;;; 笑話??((把木板拖盤二端綁了繩子掛在脖子上)),

roward wrote:
撰文者:狄驤原文網...(恕刪)

講了一堆現象,這些都和人性或民族性有關,和經濟關聯不大。
如果去看歷史,就知道這些鳥事,在台灣一直都在發生。
像只因汽油一公升要漲了一元,就長長的車龍,排個幾個小時只為了差個幾十元油錢。
這在經濟起飛年代,一樣發生。現在汽油每星期一調整一次,麻痹了就沒人再排隊了。
衞生紙一樣,因為很少發生缺貨(不管真的還是謠言),就會被作大新聞弄得大家窮緊張。
這種新聞若是兩三天來一個,看大家還會不會去搶購。
台灣經濟走下坡是事實,但不必拿一些無關聯性(或很小)的事情來穿鑿附會。
很棒的見解值得深思
roward wrote:
撰文者:狄驤原文網...(恕刪)
保時捷太熱銷原廠宣布在台直營
大紀元 (新聞發布)-2018年3月14日

4月進口暢銷車Top10 賓士賣翻好像不用錢
蘋果日報 (新聞發布)-2018年5月2日


國富統計家庭平均財富創新高
udn 聯合新聞網-2018年4月30日

上市櫃獲利創Q1新高
中時電子報 (新聞發布)-2018年5月15日

豪砸百億興富發全台大獵地
中時電子報 (新聞發布)-2018年5月10日

建商積極獵地Q1土地交易額創五年同期高
中央社即時新聞-2018年4月10日

百貨業母親節檔期開紅盤
中時電子報 (新聞發布)-2018年5月14日

台灣全體貨幣機構存款合計(期底餘額)424667(億元)
2018年3月
https://stock-ai.com/eom-1-twLIFE.php

台灣人富有都是靠省出來的

你知道有多少億萬身家也去跟人家搶衛生紙

那個妹妹叫他報上念的科系跟學校


roward wrote:
撰文者:狄驤原文網...(恕刪)

警訊:再有錢,你現在都不該去買車買房

可是幾十億的家產,每個月花100萬,一輩子也花不完.
買個超跑,豪宅也才幾個億,就算崩盤就當打水漂,反正花不完,
不然沒花完,繳給國家的遺產稅也不只幾個億!!
JIN DER LAND OFFIC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