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對中貿易戰後還有絕招,二岸經濟大崩盤?還敢買房?

第二部,禁運,第三部,封鎖
中國經濟會崩盤,台灣也將好不到哪去
fact111 wrote:
第二部,禁運,第三部...(恕刪)


你不敢買房最好

房子是給想要也需要的人住的
fact111 wrote:
第二部,禁運,第三部...(恕刪)
樓上的搶者買,樓大你不要出來擋。
軍事封鎖台灣東西部是其中一步棋
軍事封鎖麻六甲海峽是其中一步棋
軍事封鎖中國各大港口也是棋

台灣海峽附近美軍軍演即將展開,正是為了封鎖預做準備

美國還要退出中程導彈協議,真正目標是中國

而中國當然也會反封鎖,台灣自然在範圍內

不動產會狂跌........因為不會動


美艦航行台灣海峽掀巨浪 韓媒示警後續影響

南韓媒體今天報導,美國軍艦「航行自由」行動範圍從南海擴大到台灣海峽,使台灣海峽波濤洶湧,南韓應密切關注這個情勢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南韓「東亞日報」今天在「橫說豎說」專欄以「台灣海峽的激浪」為題,報導最近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對中國展開武力示威的消息。

專文指出,繼今年7月之後,美國海軍又有兩艘艦艇通過台灣海峽,中國對此表示憤怒。美國國防部表示這是根據國際法進行的例行性航行,但中國政府針鋒相對地稱這是美國的封鎖行為。

中國官方媒體強烈譴責這是利用台灣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說美國川普政府和台灣聯手建立牽制中國的聯合戰線。

專文指出,台灣海峽是劃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天然軍事分界線。海峽內強大的海流對台灣來說是阻止中國威脅的「天然防波堤」。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妨礙「一個中國」原則的地理障礙。

中國把台灣海峽視作通往太平洋的主要出口,以掌握東海、南海制海權。其意圖是在「一個中國」之下,將台灣海峽變成自己的領海。

專文稱,美國應對中國欲擴張海上霸權,將「航行自由」行動範圍從南海擴大到台灣海峽。隨著美中兩國海上霸權的爭鬥激化,台灣海峽日益波濤洶湧,南韓有必要關注這一風波對朝鮮半島局勢產生的影響。
禁運,出招了

美封殺晉華 恐淪中興第2

【楊喻斐╱台北報導】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先前在中國控訴DRAM廠福建晉華侵權遭判敗訴,且記憶體模組產品更因此遭到禁售,這次由美國商務部展開反擊,祭出更強烈的手段,將晉華列入了「出口管理條例」的清單,換句話說,也就是美國供應鏈將不能出口給晉華,要讓晉華未來量產之路面臨危機,業界人士憂心將成「中興第2」。

產能即將進入量產
這次的美中之間的貿易衝擊一直以來的重點產業就是半導體高科技,也就是中國「十三五」積體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以及「2025年計劃」,要成為製造強國、提升半導體自製率等,繼中興通訊後,美國商務部再度向晉華出手,也讓美光與晉華之間的侵權訴訟,也正式升級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美國商務部29日發布新聞稿宣布,福建晉華積體電路公司有危及美國國土安全的嚴重風險,因此商務部決定將晉華列入「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744章第4項增補條款中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
新聞稿指出,晉華大舉擴建的DRAM產能即將進入量產階段,然而,這些產能使用的技術很可能源自美國,美國廠商的長期利益備受威脅,向這些供應商採購重要元件的美國軍隊也將受到損害。
依據EAR規定,晉華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廠商若想將原料、軟體和技術出口、再出口(re-export)或跨國轉移給晉華,都必須取得授權。不只如此,所有授權審核都將套用拒絕推定(presumption of denial)原則。

禁美光在中國銷售
事實上,美光去年12月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遞狀控訴晉華竊取科技後,晉華和夥伴聯電也不甘示弱在今年1月於福州法院反告美光侵權,還說服法院發布暫時禁制令、禁止遭控侵權的美光記憶體產品在中國銷售。
美光全球營運執行副總裁巴提亞(Manish Bhatia)日前在台表示,全球任何公司都希望有公平競爭場域,美光會善用全球布局觸角因應貿易戰的變化,而台灣仍是美光最大的生產基地,不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不過,封測廠會因應關稅變化進一步調整,預期DRAM模組封裝可能會受到關稅影響。

福建晉華記憶體小檔案
★成立時間:2016年2月
★投資金額:56.6億美元(約1726億元台幣)
★主要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
★技術合作夥伴:聯電
★主要產品:利基型DRAM記憶體
G20若談不攏 美對所有陸貨加稅 川普 嗆習大:8.3兆等你

【財經中心、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川普與習近平雖可望在11月G20(20國集團)峰會上會面,但兩國貿易爭端恐難一夕解決。彭博報導指出,美國已準備在12月初宣布,對未列入前2波清單的所有剩餘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中貿易戰將進入全面開打的最高潮。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接受福斯新聞頻道談話節目訪問時說:「我認為,我們會和中國達成很棒的協議,這協議一定要很棒,因為他們已榨乾我國。」並嗆聲警告「若無法達成協議,我還有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約8.3兆台幣)等著課稅。」

長期損害亞洲經濟
美國一旦發動第3波貿易戰,學者表示,短期影響更可能反映在電子產品價格的上漲,長期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經濟體造成的附帶損害將變得更加顯著。主計總處今發布第3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在連4季高於3%之後,料將放緩,分析師預估出口不佳將拖累第3季起的經濟表現,明年恐進一步受貿易戰延燒打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若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個月的會談無法緩解貿易戰,美國將在12月初公布新一波加徵關稅貨品清單,經60天公眾諮詢期,生效日期可能落在明年2月初,也就是中國農曆新年假期。
對此,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要等時間再近一點,觀察情勢後再評論。經濟部官員則低調透露,有掌握訊息,但目前仍不方便多說。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表示,「目前似乎是往不樂觀的方向發展」,短期股匯市來看,本來美股好好地大漲,一傳出G20有問題美股馬上慘跌,只要川普和習近平不能好好談,美股、全球股市都遭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指出,若美國要對所有中國貨品課徵關稅,下一步影響的可能就是資通訊廠商,影響將是中國銷售到美國的手機、通訊設備、電腦周邊設備,和台灣廠商相關的蘋果供應鏈、筆電恐是下波受害者。

蘋概筆電下波受害
孫明德表示,今年8~9月美國對中國貨品課徵關稅,已讓很多廠商對未來景氣不再樂觀,但當時僅局限在課徵傳統產業,資通訊廠商還不在名單內,若川習會沒結果,恐會讓廠商對今年第4季或是明年景氣,更加悲觀。
不過,美國開始對中國資通訊產品課稅,預期將會加速中國台商回台、或是往東南亞市場布局;對台灣而言,可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些廠商在中國出貨受到影響,讓台商回台投資,對台仍有幫助。
股王大立光董事長林恩舟昨表示,今年底前客戶需求調整還不算明顯,先關注11月很多會談開始進行,但如果繼續打下去對大家都有影響,是會擔心明年的狀況。

台商回台攻東南亞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昨指出,貿易戰影響全年恐怕超過之前估的1000萬美元,影響佔總體營收超過5%。但看好自動化領域IA在上半年成長不錯,但下半年受貿易戰影響,目前來看不是因為稅,而是中國有很大不確定性,所以買方都還在觀望,有很多廠商都受到影響。
海英俊表示,關稅10%還能忍,若是25%肯定沒辦法,所以現在已經要搬回來台灣生產,高階產品包括IA,產線轉到台灣,目前還在找台灣廠房,在南科、中科都有,同時原本的平鎮廠,現在也差不多裝滿,產線不僅有在台灣布局,還有泰國、斯洛伐克跟巴西都有據點。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昨指出,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1季是關鍵觀察期,由於期間將有聖誕節長假、中國農曆春節,產業本就是淡季,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干擾,「第4季會較第3季稍微下來一點,明年第1季也會較淡。」不過,第2季起仍希望可比照今年成長態勢,「整體來看,保守中可看到希望。」

今年GDP拼保2%
微星目前全球逾90%筆記型電腦大廠皆於中國生產及組裝。微星表示,為減少貿易戰造成旗下如筆電、主機板、顯卡等商品價格波動,已計劃將中國產線移往台灣、東南亞等地,甚或尋求與美國當地系統整合商做出貨協商。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倘若美國對中國的所有出口產品徵稅的話,將會蔓延到電腦和手機等關鍵電子領域。考慮到電子產業供應鏈的複雜性與相互依賴性,這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經濟體造成的附帶損害將變得更加顯著。
主計總處今將發布第3季GDP數據。彭博調查顯示,分析師預估年成長率中值2.5%,為去年第2季以來最低,受訪分析師對第3季的最低預估為1.25%,最高估3%。
孫明德表示,第3季GDP將沒有前2季的3%這麼高,主因是第3季出口成長率不如上半年,因此預估第3季GDP恐僅剩下2%多,而10月股災這一波跌了1500點,衝擊消費力道,加上第4季出口力道仍有疑慮,預估第4季GDP還會更低,但全年應該還可以保2%。
fact111 wrote:
G20若談不攏 美對...(恕刪)

萬一談妥了,大陸讓步了,會是什麼樣的發展?
mark, 關注~
fact111 wrote:
第二部,禁運,第三...(恕刪)
當初川普跟希拉蕊競選的時候,中國人雖然不能投票但是比較支持川普,有些華人演藝人員發言支持希拉蕊還會被大量中國網友揚言抵制。說不定中方也進行某種投票的干預。

想不到兩年後的今天,川普竟然跟中國起了貿易戰,世事難料啊! 中國人會不會對當初自己的決定後悔呢?
封鎖中國!!!??? 樓大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