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生時代的同學,或是中南部的親友,我遇到的人大多都是住透天厝比較多。特別是2008年房地產大漲後,聽到台北市的小套房,建商喜歡叫精致小豪宅,他們都會戲稱是好窄或是狗屋。看到公設比33%,他們都會說這一定是官商勾結,南部都嘛還有自己的院子之類的話。像我外婆家是雲林兩樓半的農舍,有前院停車後院種菜,一樓就是大客廳大廚房(廚房裡擺辦桌的圓桌當餐廳),還有2個房間加1個儲藏室,1個浴室。2樓也有客廳跟3個房間加前後陽台1個浴室。3樓就是神明廳加1個房間,前面有露台。
風中老者 wrote:無論是學生時代的同學,或是中南部的親友,我遇到的人大多都是住透天厝比較多。特別是2008年房地產大漲後,聽到台北市的小套房,建商喜歡叫精致小豪宅,他們都會戲稱是好窄或是狗屋。看到公設比33%,他們都會說這一定是官商勾結,南部都嘛還有自己的院子之類的話。像我外婆家是雲林兩樓半的農舍,有前院停車後院種菜,一樓就是大客廳大廚房(廚房裡擺辦桌的圓桌當餐廳),還有2個房間加1個儲藏室,1個浴室。2樓也有客廳跟3個房間加前後陽台1個浴室。3樓就是神明廳加1個房間,前面有露台。 所以你到底要表達什麼
也不一定這麼說吧? 各有各的優缺點,否則為什麼豪宅性的大樓建案還是賣的出去? 這類建案價格都超過同區域透天行情,大樓的安全性還是比較好,而這個是有錢人很重要的考量之一,另外坪數夠大的話住一整個平面是很舒服的,不用上上下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