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就說過, 現在空屋很多的案子以後可能會很多屋主不繳管理費導致公設維護出問題. 果不其然, 前兩天去看了一個大社區的其中兩棟, 一進電梯就看到"未繳管理費"名單. 有將近1/4的住戶欠管理費, 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欠費期間是用"年"為單位計算的.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其中一棟的兩台電梯有一台竟然不能用, 15樓一層4戶搶一台電梯, 而在電梯裡管委會還貼了一張宣傳單"你沒有繳管理費卻能搭電梯, 公平嗎?" 仲介敷衍的說了一句"會送法院", 我心裡想如果我是管委根本不敢把這些屋主送法院, 萬一整個社區有1/4房屋最後被法拍, 那這裡的房子以後還要賣嗎?
奉勸各位買屋要想遠一點, 我看的這間不算新社區, 雖然空屋不少, 但起碼還有一定比例的住戶, 要是這幾年一堆空到誇張的新成屋, 住戶更少以後管理費缺更大, 萬一電梯都沒錢維修, 那...住15樓要從地下室開始爬...
-----------------------------------------------------------
依據我多年的經驗
(管委會活存+定存)/總戶數=平均公積金
平均公積金>10萬,好社區
10萬>平均公積金>5萬,普通社區
5萬>平均公積金>1萬,爛社區
1萬>平均公積金,千萬不能買
一個社區的經費多寡,不僅代表管委會運作的好壞、每月的盈虧,背後代表最大的意義是——這個社區住的住戶的窮富比例。
tany3472 wrote:
依據我多年的經驗(...(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