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就說過, 現在空屋很多的案子以後可能會很多屋主不繳管理費導致公設維護出問題. 果不其然, 前兩天去看了一個大社區的其中兩棟, 一進電梯就看到"未繳管理費"名單. 有將近1/4的住戶欠管理費, 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欠費期間是用"年"為單位計算的.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其中一棟的兩台電梯有一台竟然不能用, 15樓一層4戶搶一台電梯, 而在電梯裡管委會還貼了一張宣傳單"你沒有繳管理費卻能搭電梯, 公平嗎?" 仲介敷衍的說了一句"會送法院", 我心裡想如果我是管委根本不敢把這些屋主送法院, 萬一整個社區有1/4房屋最後被法拍, 那這裡的房子以後還要賣嗎?

奉勸各位買屋要想遠一點, 我看的這間不算新社區, 雖然空屋不少, 但起碼還有一定比例的住戶, 要是這幾年一堆空到誇張的新成屋, 住戶更少以後管理費缺更大, 萬一電梯都沒錢維修, 那...住15樓要從地下室開始爬...
想遠一點就是趕快法拍 趕快脫手

管理費能不繳就不繳

因為不法拍 也賣不出去

除非找到盤子  而且這種案件地下室停車場會更恐怖
我知道淡水很多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哪裡
所以千萬遠離社區住戶眾多,水準參差不齊,公設超多的大樓產品。
這年頭只保障弱勢、低收,壓榨中產階級,
社會住宅越蓋越多,還怕沒地方住?
依據我多年的經驗
(管委會活存+定存)/總戶數=平均公積金

平均公積金>10萬,好社區
10萬>平均公積金>5萬,普通社區
5萬>平均公積金>1萬,爛社區
1萬>平均公積金,千萬不能買

一個社區的經費多寡,不僅代表管委會運作的好壞、每月的盈虧,背後代表最大的意義是——這個社區住的住戶的窮富比例。
我認為哪裡都一樣, 只是以前空屋很多的社區不多, 這個問題沒有被凸顯罷了.

Bazooke wrote:
我知道淡水很多不知道樓主說的是哪裡...(恕刪)
個人認為如果被套, 就算有錢也可能不繳, 大多數的人不論貧富, 遇到爛攤子的反應都差不多---不想面對任其自生自滅


tany3472 wrote:
一個社區的經費多寡,不僅代表管委會運作的好壞、每月的盈虧,背後代表最大的意義是——這個社區住的住戶的窮富比例(...(恕刪)
公設越多的越剌激。1億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26000001-260410
子強調,民眾買房前,一定要針對社區管理基金進行試算。他舉例,以士林區一座諸多名人居住的豪宅來說,當初地下室規劃健身房、交誼室等豪華設施,但20幾年過後,估計整修費高達1億元,即便是豪宅住戶,也不願攤那麼多錢重新修繕,整個豪宅社區反而被公設拖累,沒辦法賣到好行情。
有可能嗎?我大概算了一下,我社區才3萬...是個爛社區。不過要大於10萬有困難吧?除非大家都不把錢當錢看,否則第一優先就是先調降管理費.....
-----------------------------------------------------------
依據我多年的經驗
(管委會活存+定存)/總戶數=平均公積金

平均公積金>10萬,好社區
10萬>平均公積金>5萬,普通社區
5萬>平均公積金>1萬,爛社區
1萬>平均公積金,千萬不能買

一個社區的經費多寡,不僅代表管委會運作的好壞、每月的盈虧,背後代表最大的意義是——這個社區住的住戶的窮富比例。
tany3472 wrote:
依據我多年的經驗(...(恕刪)
lucifer076 wrote:
有可能嗎?我大概算...(恕刪)


一般而言,概略可以這樣快速判斷
社區收支明細都會貼在公佈欄
我目前自住的社區是18萬
我出租的社區沒有超過5萬的
但也不是低於5萬不能買,低於1萬就千萬不能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