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間看到台北市議員邱威傑質詢台北市市長柯p
有關內文:台北市的社會住宅或公共住宅服務的族群?
重點就如同我想反應的...目前在台北市工作的薪資所得是無法支應公宅的租金水準
柯市長的政策裡是用有補貼方式來反應給弱勢族群...
但大家都知道...政府機關是非營利事業..不該用外面市價的水準來做根本...已違背了初心的用意
但市長也不能因幫助弱勢而影響到週邊的行情...也只能採中間路線..各退一點...
這就是社會現實啊...
公宅的成本很低...議員看了都在質疑市府何時變成營利單位了...唉...
chiangww wrote:
為什麼弱勢族群也要想住精華區?
交最少的稅,搞不好還免稅
租金要公家補助
還要靠妖租金貴?
這叫居住正義?相對努力上班、繳稅、貸款的一般人,還只能住在蛋白第2、3圈,公平嗎?這是居住大不義!
...(恕刪)
所以我想為了公平一點...
應該在台北市的郊區蓋公共住宅就比較合理一點...
另外用台北市政府的資源幫助弱勢...就代表不公平...居住大不義?
其實有很多的時間點...看待一件事物...結果會有不一樣的情況...
例如:
如果在15年前...台北市的平均房價還在33萬元附近...這時候執行公共住宅政策就有點居住不公了..
大家都可以透過努力工作得到應有的居住正義..並不須要政府照顧居住的弱勢族群...
但如果是現在...台北市的平均房價都來到57萬以上了...就居住的環境而言...
本來不是弱勢族群人民...因為漲租後..也漸漸成為弱勢了...
為了不讓這些弱勢族群明顯闊大...所以近幾年不斷調高基本工資來緩衝...
食衣住行的生活支出...本來就不能用公平正義..一句評估是非...
應該用是否影響到社會問題來做評斷...少數人付不起...那是這些人問題..
如果是該區域的平均收入無法支付該區的平均支出...那就是社會出了問題...就要進行調整...
居住的社會問題...透過調高基本工資已成為壓力...只好走蓋公共住宅來緩解惡化...
但這些問題是誰創造出來的...是趨勢...是官商帶頭...人民參與...所以擦屁股的時候也請不要抱怨了~!
然後工作又都集中在台北市區
逼迫大家一直擠...
不然說真的,我也不想住台北
有些人會說,可以住台北以外郊區像是桃園通勤上班
事實上台灣工時很長,先不說勞工工時很多都超時上班,
如果你又是住郊區,每天可能光是通勤+上班
就至少超過10小時以上在外頭
每天生活就只剩下上班跟交通,回家就只有睡覺
血汗台灣不是叫假的
所以柯P之前才與其蓋更多公宅,
還不如擴大包租代管,讓台北閒置屋減少
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多坐握很多房產的人
很多包租公包租婆其實賺很多錢但沒再報稅繳稅的
關於稅有關的問題,逃稅的有錢人可多的呢
我還是老樣子,台灣房產目前是有很多問題所造成的
而這些問題很難解決,是整個體制問題...
因為通常能管這些的就剛剛好就是這些掌權的政客
只有騙票的時候會搬出來而已,選完選上就沒事了...
其實單純就是誰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柯P說真的,他都連任了現在他擺爛4年你也拿他沒折...
在講個難聽一點的,看看高雄天天喊發大財,這4年內你拿他也沒轍
台灣竟是這些,選前開一堆票,選後變黃牛票的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