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住的大樓要調漲管理費了,計算標準是以十坪為基準,每增加十坪x40元,問題是目前大樓都是1~2房小坪數,只有我們是大坪數約38坪,一棟大樓只有一戶是大坪數,那我們就要付比較高的管理費?我們使用公設比例也沒比較高,那這樣按坪數不是對少數人有失公平嗎 ?
Catherine0101 wrote:
最近自住的大樓要調漲...(恕刪)


為啥是以10坪為基準?
應該以每坪為基準才對吧
我家去年也漲,每坪漲10元,50坪就多繳500元。
話說坪數大,多繳一點也正常,沒啥好抱怨的~我家平時還只有我一人咧,平日在家也待不到半天就走了

管理費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好處理
用最一般的方式做就對了,沒毛病
Catherine0101 wrote:
最近自住的大樓要調漲管理費了,計算標準是以十坪為基準,每增加十坪x40元,問題是目前大樓都是1~2房小坪數,只有我們是大坪數約38坪,一棟大樓只有一戶是大坪數,那我們就要付比較高的管理費?我們使用公設比例也沒比較高,那這樣按坪數不是對少數人有失公平嗎 ?(恕刪)



很少人是用戶數在算的

大多都是用坪數去算

坪數愈高付的管理費愈高
我還沒遇過用「戶」來計算管理費的。
Catherine0101 wrote:
最近自住的大樓要調漲(恕刪)



都是用坪數乘每坪管理費的

樓主賺大了
社區的公用水電,哪樣不是用戶數去分攤?
同理可證,社區管理費應該是要用戶來分攤才對。

社區請的保全、總幹事、清潔,電梯及機電保養等,
並不會因為坪數大,住的人多,就增加太多費用,
但是,全台所有的公寓大廈管理費都是採取以坪計價,
所以,很難改變現狀。
Kang-Wei Tzou wrote:
社區請的保全、總幹事、清潔,電梯及機電保養等,
並不會因為坪數大,住的人多,就增加太多費用
......(恕刪)



這點恐怕有待商榷。
坪數較大的住10人的住戶,與坪數較小的住1人的住戶,
兩者在電梯使用頻率、公共樓地板使用頻率、垃圾製造量、信件量、請保全協助頻率應該會有所差異。
「都你家的人在用」,這種感覺應該蠻明顯的。

集合住宅強調大家同心協力維護社區安全與舒適,
只要大家協商好,將不公平減少至最低即可。
通常用坪數吧
我哥那棟還有用樓高去算
二樓的管理費便宜很多
因為平常不搭電梯...
為何社區管理費是按坪數來計算
請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
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

當然按坪數計是預設的方式
同條文後面也有寫到「其費用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所以仍是可以依社區狀況不同自行去討論決議出最合適的管理費計算公式

不過管理費實在是很難採不確定的基準去計算收取金額
一般還是會以權狀坪數或是用戶數這樣有個固定不變的基礎來計算

想要採用公設使用量,除非社區想四處設立感應器
只要有使用到公設就刷卡計費
舉凡 開大門 路過大廳走廊 逛花園 坐電梯 圖書室 健身房...
若是不將每樣公設都納入計價就絕對會有不公平的聲音出現
所以何必自找麻煩呢

若是按居住人數計算
管委會也無權去要求每戶需提供實際居住人數資料
小坪數可以住很多人,大坪數也可以完全不住人
朋友來開趴家中可能塞滿一堆人
出國旅遊家裡可能一個人也沒有
這又要如何計費呢?
Catherine0101 wrote:
最近自住的大樓要調漲(恕刪)

就我所知大部份以“戶”多用於透天,大樓都用“坪”
不能瞭解樓主說的“計算標準是以十坪為基準,每增加十坪x40元”是啥意思?
那如果是增加八坪又要如何算?
原則上坪數大是會多分攤維護的費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