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的買房故事/有知識和沒知識的買房真的差很多???

胡偉良的買房故事
有知識和沒知識的買房差異
今日的我已經被民眾認定為房産專家,我的文章廣泛的流傳在各媒體版面,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買房的前幾次經驗都是以失敗告終,不只沒賺到錢還虧了不少,縱然是在房地產景氣還不錯的年代。
記得我的第一次買房,買的是位在台北市天母東路七層電梯華廈的3樓中的一戶,會買那間房主要是經由同事介紹,買了他住家的直接樓上,格局完全相同,但權狀坪數卻足足比樓下多了5、6坪,折換下來單價當然比樓下便宜了許多,在貪便宜的心態買下了房子,卻沒有前去居住,因為覺得離上班地點(台北市區)太遠了,因此選擇了出租房子,租給一個當時在ICRT工作的老外,因為稍顯偏遠,因此租金也不高,租了幾年覺得不划算,就決定賣出,卻因為房子虛坪太多(因為當時的建商把大部分的公設和土地都灌進這間房子𥚃,也是當時的建商保留戶),結果不僅難賣、賣出去的價格也不高,這次的交易是在買入並持有6年之後賣出,虧了3成多,也學到了第一次的房地產教訓,第一個教訓,同樣的格局,懽狀坪數多未必是好事;第二,同樣的格局,土地坪數多未必是壞事,但你要懂的用途;第三,一身一次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不要隨便用,那一次的使用只讓我省下了幾千塊,就把我的「第一次」給用了,事後上百萬的土增稅卻無法節稅,有夠懊惱。
第二次的買(換)屋買在半山腰的新店五峰山上,是當時的山坡地豪宅,買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那𥚃的景觀和豐富的公共設施,住了幾年,除非自行開車,否則交通極不方便,再加上潮濕,住了幾年,就決定遷到山下,這一次買賣又是大虧,23萬一坪買進,16萬一坪賣出。得到的敎訓:買房子不可以買山明水秀的風景區,偏郊的景點只能租,而不適合買,因為生活不便。
第三次的買(換)房走向河岸邊,買進價22萬一坪,迄今住了20年,和20年前買入價相比房價相比房價漲了1倍(45萬一坪),但是倘若當時我買的蛋黃區的房子,那麼除了省下的交通時間、生活方便性外,房價的上漲率更是漲2倍以上。這次得到的教訓是:除非你打算不換房子,否則愈是蛋黃中心地帶漲幅愈高。
就是因為這些屢戰屢敗的戰績,加上看到建商厚利又不負責任的一面,讓我決定認真鑽研房地產,並進而投入業界。
因此,這幾年來我一直很誠懇的把我的房地產心得拿出來分享,得到很多掌聲卻也有不少噓聲。
噓聲來自那裡?酸民。
這些酸民固然在民衆中比例不高,但最勤於發聲和勇於批判,只可惜他們的發言毌寧是一種不滿的渲洩而已,不是在解決問題,而只是在喊爽,結果問題依舊,而他們卻成了永遠被遺棄的一群,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OldWilliam wrote:
第三,一身一次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不要隨便用,那一次的使用只讓我省下了幾千塊,就把我的「第一次」給用了,事後上百萬的土增稅卻無法節稅,有夠懊惱。



這篇文章,這段最重要,
一生一次的優惠稅率千萬別亂用,
很多房子買賣土增稅高達數百萬,
所有房子買賣前,先估名下土增稅。
tany3472 wrote:
這篇文章,這段最重要(恕刪)


自用住宅土增稅

現在改成6年一次了。不是一生一次
這篇文章的重點應該是最後這段話

OldWilliam wrote:
這些酸民固然在民衆中比例不高,但最勤於發聲和勇於批判,只可惜他們的發言毌寧是一種不滿的渲洩而已,不是在解決問題,而只是在喊爽,結果問題依舊,而他們卻成了永遠被遺棄的一群,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胡偉良的重點是底下那篇啦.

除了房子全身是債!專家:炒房者終將倒下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買房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對現今高房價,多數人對於「炒房者」可說是相當痛恨;不過房市專家指出,根據各房仲業者和政府相關統計部門發佈的相關資料來看,房價有逐漸走穩的趨勢,也讓這些「炒房者們」壓力倍增,最終恐面臨斷尾求生。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指出,房市從2003年經兩輪上漲後,隨著政府連番的打房政策,2014年下半年起,房價上漲之勢曳然而止,房市交易量持續探底,購房者的心理預期也發生了變化。目前為止,房價不再大漲,市場有價無市,不大容易賣出去;另一方面,房地產開發商、炒房客面對銀行還款壓力,也有儘快出清的「時間」壓力。

胡偉良表示,房市穩定是炒房者最不想面對的,因為只要房價穩定、不再上漲,就沒有獲利的空間,而且平盤時間越久,風險就越大。這類群體普遍採用「高槓桿」買房,一旦持有成本上升,而房價上漲不如預期,可能繪讓炒房者「一夜返貧」。

至於炒房者最怕的,莫過於房價下降,一旦房價回落,房子就等於白炒了。當資金鏈無法維持,房子沒有順利賣出,迎接他的只有「斷頭」選擇。若出現這種局面,就意味著不僅房子保不住,炒房者身上將全是債務。

胡偉良根據各大媒體的報導指出,一部分炒房群體,由於沒有及時預估到市場的變化,房市長期橫(平)盤打亂了資金節奏,導致升值的空間不僅喪失,而且出脫不易,一些炒房者最終只能面臨斷尾求生。房子降價都賣不出去,除了房子全身是債,這時炒房者將開始倒下或認賠了。
me5888 wrote:
這篇文章的重點應該是最後這段話

OldWilliam wrote:
這些酸民固然在民衆中比例不高,但最勤於發聲和勇於批判,只可惜他們的發言毌寧是一種不滿的渲洩而已,不是在解決問題,而只是在喊爽,結果問題依舊,而他們卻成了永遠被遺棄的一群,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所以我才說請他們

一定要去案場或是找房仲看屋時

拍部當面跟房仲或代銷喊出五折價的影片

不然永遠只會被當在喊爽

一定要付諸行動

越多人去拍 拍越多上傳出來越棒 加油


還有千萬不要抖內當別人的乾爹
房子還沒買到卻噴了一堆錢
全身是債的房市魯套, 紛紛吹噓房市大好, 笑死.
一輩子背債很難過的.
只是個過程 wrote:
紛紛吹噓房市大好, 笑死.



本棟樓哪一樓有在吹噓房市大好, 笑死

閱讀理解....

還是只要談到買房就札到你了?


除了有人想辦法要人抖內外

還有0元買房陷阱團

有知識和沒知識的買房真的差很多???

真的差很多
carl740916 wrote:
本棟樓哪一樓有在吹噓房市大好

還限定本棟樓喔?
不是看本討論區的房市魯套的說法喔? 笑死.
只是個過程 wrote:
還限定本棟樓喔?
不是看本討論區的房市魯套的說法喔? 笑死.


好容易笑死
笑點真的有點低

當然有差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人家跟你聊買房經驗談

你跑來說別人在吹噓房市

要來分享買房經驗談歡迎你來

想要一直笑死去"閒聊與趣味"版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