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 現在買房很難 沒有居住正義 30年前買房多輕鬆 工作3年就可以存到頭期款 但現在利率1.3% 那時候利率13% (現在借1000萬的利息等於當初借100萬) 這個差異還是很大吧? 另外 既然那時候房子好買 這些人的父母輩不是應該多買幾間嗎?? 30年前不多買幾間 2000年網路泡沫便宜不買 2008金融海嘯便宜不買 2015-2017交易冷淡時候有機會買到便宜不買 等現在貴了翻倍了再吵買不起 到底是甚麼問題呢? 想與大家討論一下 謝謝
mrpunk wrote:很多人都說 現在買房...(恕刪) 像我阿姨20年前買一間大樓被我阿嬤罵得要死,說什麼小孩還在讀書會很辛苦。不過人家苦過來了,房子也漲了一倍以上。以前的人比較不會有投資觀念,死守祖產而且很會存錢
mrpunk wrote:很多人都說 現在買房(恕刪) 現在在說房價貴的,不外乎以下幾種人。1.父母經濟狀況就不好,長期租屋,貧窮世襲。2.父母房產買在偏鄉,家鄉沒有工作機會,外漂到城市工作的人。3.長期收入無法拉開支出的差距,無法累積儲蓄頭期款的人。4.原本房產地點或品質不好,導致中古屋與新屋價差過大無力換新屋。
tany3472 wrote:現在在說房價貴的,不...(恕刪) 以上四個我都不是,但是我一樣說房價貴快樂大也不是這四類,linext大也不是,用這樣的劃分法?🤔那麼我改一下,現在說房價不貴的大約四類人1.人在建設公司內上班,上來網路上洗風向。2.人在仲介業內,為了業績及抽成,為了生活上來拼。3.小型短期投機客,面臨寬限期快到了,急著想獲利下車。4.長期投資客利用房產做槓桿,無心從事實業,只想藉由房價上漲獲利,且過往已經吃到了從房產上的獲利不可自拔。
terrybog wrote:以上四個我都不是,但是我一樣說房價貴快樂大也不是這四類,linext大也不是,用這樣的劃分法? 這是完全說不過去的。我身邊有很多人,買房是靠爸媽贊助個500-800萬,甚至全額贊助的也好幾個,父母有錢=子女輕鬆,如果你不是第一類人,為何不請父母贊助個500-800萬?如果你説你不是離家到外地工作的,為何你不住家裡跟父母住,孝順父母?住父母家就好了,何必租房?要不是第一類跟第二類人,早就涼涼住大房,每月薪資爽爽花,還需要煩惱「房」的問題?
tany3472 wrote:這是完全說不過去的。...(恕刪) 不當靠爸靠媽族大有人在,不是每個都這麼沒出息好嗎第二離鄉背井的定義是什麼?我看來是出國打拼的才能算是離鄉背井,否則都在台灣沒什麼,為什麼就不能租外地?所以真的說不過去的不就你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