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房市4箭 政府才射了其中一箭的1/3 頂多算稍稍減少炒房力道

何謂房市4箭
1.第一採實價計稅
台灣本還是如此 但政府幾乎30年來只調整了2~3次
只要單純把把公告地價 調整成維符合現實市價即可
而且能大幅提升政府稅收 用於建設
或去補助新生兒(財政永續經營 未來才有人能繳稅)
以前7年級生有40萬人 去年16萬多 今年剩14~15萬?
真到10萬以下 供需平衡能撐多久?

2.第二是囤房稅
前2戶多數自住就不用了
把第3戶以上的 一律課徵10%以上市價稅率
(是實價 而不是公告現值唷)

3.第三是空屋稅
將沒有在住人的房屋 另外課徵一筆稅收
讓地盡其力 屋盡其用(3~5%)
看是出售或出租 減少空屋情形

4第四才是央行管制
將房貸的利率跟一般利率脫鉤 跟信貸金額管制
第一戶1.5% 第2戶3% 第3戶以上一律10%(美國是脫鉤的 4~5%)

第1戶上限貸款8成
第2戶上限貸款7成
第3戶後一律不准貸款 現金交易
法人可以要求更嚴格

很快就會恢復成只有自住買房 很少投資買房的比例了
端看政府的決心罷了

===========================
雖然不這麼作 再過幾年 等新生兒數掉到10萬以下
也會慢慢下修(因為大學倒一半 租客也減半)
真的找不到人買 投資風也會衰減 只是沒政策快速有效
而且生育率不到1 (平均2個人生不到一個 減半成長)
是很難逆轉回來的

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也是等到生育率降到1.2才開始用政策管制
臺灣只是在走當初少子化的老路 整體晚了20年而已

至於房地合一 是比照奢侈稅的設計 前提是有賺錢才要課稅
沒賺錢根本不用 其中還有400萬的免稅額

況且實價登錄不知多少故意作高的 買800萬卻登錄成1000萬
最後賣1000萬 雖然實際上賺了200萬 但是當初登錄1000萬
帳目上沒賺錢 這很難課稅到
遏阻效用並不強烈
早上了

起床了嗎?😂😂😂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wrote:
早上了起床了嗎?&#128514...(恕刪)


應該是問說 政府起床了嗎才對

如果真打算打炒房 把這4項政策都貫徹實行下去
效果立竿見影
月幻星空 wrote:
第1戶上限貸款8成
第2戶上限貸款7成
第3戶上限貸款5成


大致同意.
但小屋換大屋,會有一段時間名下有兩間房屋,所以2年內有兩間房屋貸款還合理.超過2年換屋作業就能完成,只能有1戶貸款.
第三戶根本不用貸款!除非有小三要養,否則一個人不會住3間房.出差外派也只會租房不會買房.
如果沒有銀行無限的提供單人持多屋的房貸,頂多只依貸款房數限定貸款成數,炒房囤防就沒有足夠的資金炒房。

房地合一稅2.0也沒有馬上公告施行,是要讓有權有勢的人先退場,才推行打炒房稅.
最重要的囤房稅,絕對不是像行政院長蘇貞昌謊稱的囤房稅只有幾千元沒有用!真正的囤房稅應該要幾十萬到幾百萬元 ,才能有效逼囤房族釋出空屋到市場!我想行政院長蘇貞昌有他的壓力在...希望他早日脫離壓力真正的推動囤房稅,或佈局讓下一個行政院長能推動,依憲法保護人民住的基本人權.
小屋換大屋,明明有換房可以退稅,講這個就是想投資炒房啦
194319431943 wrote:
大致同意.但小屋換大...(恕刪)
ccchin wrote:
小屋換大屋,明明有換(恕刪)


房地合一稅的前提 都是需要賺到錢
嚇阻性真的不高

其他3項 尤其囤房 實價計稅 跟空屋稅核課下去
很快就會反應出來 沒有投資客 只剩自住客的市場
月幻星空 wrote:
何謂房市4箭
1.第一採實價計稅

2.第二是囤房稅
3.第三是空屋稅
(是實價 而不是公告現值唷)

4第四才是央行管制

況且實假登錄不知多少故意作高的


當時不懂 ,現在才懂你想說的話.

1.第一採實價計稅
2.第二是囤房稅
3.第三是空屋稅
(是實價 而不是公告現值唷)


目前台灣號稱有囤房稅3.6% , 但是以嚴重灌水的公告地價來計稅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稅金6033 / 1830萬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所以台灣要做的就是修改房稅計算公式 , 廢除公告地價計稅 , 改用實價登錄的均價計稅 , 而且不採單區計算持有房屋 , 而是以單人在全國持有的總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開徵囤稅 !

4第四才是央行管制

就是只能貸款買一間房,不能貸款買第2間.

況且實假登錄不知多少故意作高的

據財政部統計,台灣2016年至2020年度房屋買賣交易數,持有房屋5年內的交易量占9成;持有5年以上房屋則佔不到一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9/post/202103110030/1%EF%BC%85%E5%AF%8C%E4%BA%BA%E5%9D%90%E6%93%81%E5%85%A8%E5%9C%8B10%EF%BC%85%E6%88%BF%E7%94%A2%E3%80%80%E7%82%BA%E4%BD%95%E5%9B%A4%E6%88%BF%E7%A8%85%E9%82%84%E8%A6%81%E5%85%88%E7%B7%A9%E7%B7%A9%EF%BC%9F%20%E4%BB%96%E6%8F%AD%E6%94%BF%E5%BA%9C%E6%85%8B%E5%BA%A6%E6%94%B9%E8%AE%8A%E9%97%9C%E9%8D%B5%E5%9B%A0%E7%B4%A0

地價的實價登錄屢傳登載不實,買賣雙方常以地價高報方式烘抬、炒作地皮,過去抓到僅能行政裁罰,台南市每年查獲10餘件,台南市地政局警告,嘉義市5月底已有一件因登載不實,買賣雙方被判刑的全台首例,未來可供政府引用判例。
https://ctee.com.tw/house/housinginvest/168961.html


愈判愈重!他實登造假判1年8月沒緩刑、沒收千萬元
他指示李姓員工出面以1,510萬元,向一家資融公司買房後,由陳姓地政士偽造不實買賣契約書,將交易價拉高至2,300萬元後,向地政局申報實價登錄,並向銀行申請房貸,銀行不知情下,同意核貸1,830萬元。
也就是陳男買房,不僅沒付任何費用,手上還多了320萬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984289

大陸打房一陣子 , 空屋稅的認定標準,只要名下就2間房,一間就算空屋,就要徵收高額的空屋稅.還有現買令和現貸令,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打房!
房產稅、空置稅、房東稅,三稅齊發,炒房的哭了,沒房的卻笑了!






北方樓市正在集體淪陷? 220萬房價直降80萬,準備買房家庭要清醒


大陸開始打房沒多久 , 就出現一百多萬間法拍屋 . 但這不是結束 , 只是開始!因為大陸有6千多萬間空房,目前只有出現1百多萬間法拍屋而已,過幾年大陸法拍屋市場才會趨於穩定. 



https://sf.taobao.com/item_list.htm?spm=a213w.3064813.a214dqe.3.6e295dadj9bidC&category=50025969


新成屋法拍量劇增
  銀行過度放貸炒房到極限,連新成屋都法拍了 , 數量逐年增加 ,當財務槓桿斷掉的炒房族數量高到一定程度 , 將導致高房價泡沫崩潰!
  這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1423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194319431943 wrote:
大致同意.但小屋換大(恕刪)


現有的房地合一稅 目前也是要有賺錢才會課稅
想要央行管制第3戶不能貸款 我看有所困難

限制第3戶貸款利率10% 獲利空間自然就會被壓縮了~~
但我看目前財團是大金主的情況下 基本上不用想了

等新生兒數掉到8萬以下 再期待回歸市場供需法則或許還比較實際
===
真到10萬以下 供需平衡能撐多久
===

房蟲只看眼前
真到10萬以下
它們還可以再炒50年


其它的箭
只要智商超過70的人
都知道怎麼做可以壓低房價

不過
這叫硬著陸
目前沒人敢做

只有選舉到了
會出來喊一喊騙選票而已

Z3300
過12年還沒買到房的魯空,智商不知道有沒有70喔XDDD
月幻星空 wrote:
有的房地合一稅 目前也是要有賺錢才會課稅
想要央行管制第3戶不能貸款 我看有所困難

限制第3戶貸款利率10% 獲利空間自然就會被壓縮了~~
但我看目前財團是大金主的情況下 基本上不用想了

等新生兒數掉到8萬以下 再期待回歸市場供需法則或許還比較實際


不用這麼悲觀拉,台電負債快破2兆、明年軍購支出好像也要1兆、勞保2026破產、碳稅、台鐵負債、風電、還有健保……。
這些都要台灣人支付成本。台灣受薪階級恐怕無力承擔如此重負,那房價又要靠誰支撐呢?有錢人嗎?還是版上的多多們呢?
提利昂·蘭尼斯特
所以阿,要靠多多撐起房屋稅、地價稅、增值稅,不然光靠所得稅率5%還是免繳的魯空,政府是要吃屎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