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直長期觀察台灣不同區塊的房地產和當地住戶品質,發現最大的問題來自太多等待高價才放賣釋出的土地,每一個重劃區裡面也清楚可看見以下這些情況:
1)大部份的地也是大量雜草和垃圾,長期沒人整理,雜草霸占人行道,居民也被迫走馬路。
2)雜草裡有外來種破壞生態,部份植物更是致敏源,影響居民健康。
3)部份這類植物會在特定季節產生臭味道。
4)滋生大量小黑蚊等害蟲散播細菌
發生以上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土地長期持有成本過低,地主長期並沒有被要求負上社會責任,只求在自已的資產裡獲利,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同時以土地價格直接推高房價。
在國外很多國家,地主是須要整理土地須要承擔社會責任,例如在還未釋出土地前,須要繳付高稅額、該稅額會被拿來改善當地環境,又或者是受到政府規管下須整理成平地,停車場,散步用地或公園給附近居民使用,而不是一直放著影響房價和居住品質和健康。
只要空置土地有強制整理和變更成附近居民使用的設施,宜居的地方將大量增加,找房的人也不會集中一些區塊推高房價,台灣不缺地,只缺管理。
假如沒管好這土地問題,在這惡性循環下,土地成本降不下來,居民生活品質和健康受影響,宜居範圍減少,同時任何地區的房價也只會一直漲更快。
房子是果、土地是因;現在推出的限貸只是針對果,並沒有真正長期控制和改善根源問題,同時並沒有改善住戶環境品質和健康,一般民眾的生活只會更苦,很希望政府可以對症下良藥,在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