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房稅法條4月29號三讀 /不演了 ? 偏向財團還是站在老百姓這邊 ? / 拭目以待


那個當官的說屯房稅以後租金會上漲
我就問嘛
租金要漲是要什麼理由
難道不徵屯房稅租金就不漲嗎
還不是一樣漲??
你們可以去查一下廉政公報這種東西
他們手裡有多少房地產?
我跟你們講屯房稅有一半機率過不了
你們想一下就好了
一旦屯房稅過了
那些手裡有千棟百棟房產的
是不是他們就要被迫出售房地產了?
因為如果他們再繼續放下去
可能每年都要繳高額的稅金
逼下去這樣房價一定會降的
也有一半的機率會過
因為怎麼說?
那些手中握有大量房地產的人
他是能影響當地的市場的
如果租金一直居高不下
連帶著提高老百姓開店創業的成本
現在很多開店的
他的租金負擔是營收的百分之30以上
講到這邊一定有人會自己不努力
這批人沒有跟你講的就是
他這幾十年內弄垮了多少間店面
因為租一間就倒一間嘛
你們想一下當官會怎麼想?
沒店面->沒工作機會->人口外移
他們這群當官的知道這樣下去
稅金越收越少
然後台灣少子化永遠是當倒數第一名
所以我說有一半的機率過不了
沒有人口等於稅金降低
這是不變的事實
因為他這個人口紅利就沒了嘛
現在這群當官的就是很兩難
法條要過 那些既得利益者會反對
法條不過 人口又持續減少
就看哪邊能收比較多稅金了
你們想一下哪邊會收更多稅金?
肯定是開越多店 店面經營得下去
他們能收更多稅金阿
不然一堆房子在那邊養蚊子有什麼用?
我針對的都不是那些握有小批房地產的
因為他們的影響力有限啦
都是講一下千棟萬棟的大地主
因為不好意思他們繳的稅其實很低啦
我們說店面基本就要幾種稅金了?
營業稅 營所稅 勞健保
這其中能收到的錢絕對比不開徵多
然後不開徵下季的出生率又更低
這絕對是環環相扣的
為什麼這些房地產釋出之後一定會降價
因為一但這些人被迫出售房屋
持有的人就變多了嘛
這些新持有的人他會想辦法出租房屋或賣掉
這就會開始競爭
例如今天甲他的房想出租3萬
就有另一個乙說他的房只要出租2萬5
這樣這些實體經濟是不是就找到店面了
因為有人競爭了嘛
他不降就不行了
美國有一種法叫做托拉斯法
就是專門針對企業壟斷的法條
你任何東西屯到一個極限
他肯定會帶動其他效應的
不然台灣政府為什麼會去抓菜蟲
因為颱風天會去囤貨會去漲價嘛
所以台灣政府會去抓
有人會說不敢下去開徵屯房稅啦
不然下一任選舉就選不上了
台灣就藍綠兩黨可以選阿
藍的沒上就綠的上
綠的沒上就是藍的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嘛
現在台灣政府網路上面人家叫他是財團辦公室
當然沒人口的時候他就沒得玩了
台灣政府如果今天被這個人口減少
搞到受不了的時候
一定會出手下去整治這些人
因為沒有人口一些玩法他就玩不下去了嘛
好這一集屯房稅就講到這邊
感謝
各個版本都無感

最重也才5%
自住是1.2%

我家的公告市值和市價差了30倍

政府真的很愛演
有三四戶的人會在乎 1.2% 到 5% 的差別嗎?

真接用市價課稅還比較快打趴房市

自住的
就維持用公告市值課1.2%就好

這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你的影片點閱率都不到1000耶
是不是以為PO到01上面就會人氣高點
看你的文章內容也都沒什麼內涵
要不要把時間拿來讀書提升一下自己啊
不然一直停留在工人階級
是很難吸引到客群的XDDD
lycer wrote:
屯房稅法條4月29號三讀

根據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議程,29日將審查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等18人、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等16人、國民黨立委李貴敏等16人及國民黨立委楊瓊瓔等16人分別擬具「房屋稅條例第5條條文修正草案」等4案,時代力量黨團擬具「房屋稅條例第5條、第5條之1及第6條條文修正草案」等2案,以及民眾黨團、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等22人分別擬具「房屋稅條例第5條及第11條條文修正草案」等2案,草案主要有調高非自住住家稅率上限或下限、調降自住稅率、直接訂定差別稅率等3方向。

其中,曾銘宗等18人所提修法版本,擴大自用住宅與非自用住宅稅率差距,並調高持有第4戶房屋以上者的稅率,增加多屋者的房屋持有成本,並透過全國家庭總歸戶更準確認定家戶所持房屋數量,以達抑制房價炒作及保障自住權益目的。

修正草案主張,將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自現行3.6%提高至5%,各地方政府應依全國歸戶資料認定房屋持有數,訂定差別稅率或累進稅率。持有第4戶房以上稅率不得低於5%;供自住及公益出租人則不變。

另外,郭國文等16人所提修法版本,則主張自住或公益出租稅率由現行1.2%降至1%。同時為了彌補降低自住或公益出租稅率帶來的稅損,將非自住住家最低稅率自現行的1.5%提高到2%,將非自住最高稅率由現行3.6% 提高到4.8%。

賴士葆等22人所提版本,主張不再區分住家用及非住家用,全面改以家戶持有全國戶數採差別稅率,提高持有多戶不動產者的稅賦,最高為擁10戶以上稅率8%。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260099.aspx


立委一樣都在混啊 ! 屯房稅最關鍵的實價登錄計稅 , 取代公告地價計稅 , 沒有人主張啊 .
實質屯房稅從幾千元調高到1萬元左右 , 還是比汽車稅金少啊 !
就是要以實價登錄的價格來計稅 , 高達幾十萬元的屯房稅才能有效打房 !
只用超級便宜灌水的公告地價計稅 ? 區區1萬元的屯房稅有用嗎 ?
別說屯房族了 , 連蚊子都嚇不走 !
人民可以用公告地價跟政府或建商房仲買土地或房子嗎 ?
公告地價要跟社會的實價登錄脫節多久 ?

大陸幾年前開始打房 , 第2間房子就開徵屯房稅 , 實價登錄的重稅才能逼退炒房屯房族 .
台灣的目前的草案 , 第4間房子才開徵屯房稅 , 每個人都可以屯2間空屋 ! 這算哪門子的屯房稅 ? 還用超低價的公告地價來計算屯房稅 ? 幾十萬的屯房稅降到幾千元 , 連蚊子都打不死 , 怎麼打房 ?

要罵大陸之前 , 先把台灣的房市政策搞好再說 , 全世界的房市 , 只有台灣房市最扯最離譜 , 美國勞工工作4年就買房 , 日本12年就能買房 .台灣勞工繳30年房貸還不一定買的起房 , 台灣房市政策真的是世界第一名 , 倒數的 .

台灣號稱有囤房稅 , 3戶以上 每戶3.6% , 用灌水的公告地價計稅 , 實質上稅率不到0.1% ! 這就是台灣假囤房稅的真相 , 幾乎等於沒有持有成本 , 所以炒房囤房族橫行 , 台灣房價被炒到天價 ! 一般勞工根本買不起 !


https://tpctax.gov.taipei/cp.aspx?n=D976CA2815738F57


美國加州San Jose一處購入價為$605,000的30年自用獨立屋(Single Family Home)及台北市一處屋齡30年購入價為1830萬元的自用公寓做比較。


入價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稅金6033 / 1830萬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美國加州房屋價值台幣1830萬,$617,100 * 1.3052%(稅率) = $8,054.37 + $1,225.38 (特別稅) = US$ 9,305.67 如果此房屋為自用住宅可再減免 US$70 = US$ 9,235.67 也就是說這一間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的房屋及地價稅約為美金九千多美元,折合台幣約$286,300元。


美國計稅就很實際 , 依實價計稅 , 房稅一年高達30萬台幣 , 所以沒有人敢囤房炒房 ! 持有成本太高了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98757?page=1

美國薪水遠高於台灣 , 而且台灣有272萬人月薪低於3萬台幣 , 400萬人月新低於4萬台幣 , 所以台灣自住房稅應該維持1萬元左右.單人持單屋的自住族應該保留低稅的計算公式 , 保障自住族住的基本人權 , 但是在全國有2間以上的房屋 , 就該認定是囤房 , 就該依實價登錄計算3.6%的空屋囤房稅 ! 一年幾十萬元的囤房稅才能逼出空屋流入市場!

所以台灣要做的就是修改房稅計算公式 , 廢除公告地價計稅 , 改用實價登錄的均價計稅 , 而且不採單區計算持有房屋 , 而是以單人在全國持有的總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開徵囤稅 !


日本有囤房稅打房,房價所得比從2016年的20.17降到2019年的11.25!
台灣正在炒房,房價所得比從2016年的12.87飆漲到2019年的28.97!很驚人的數據.太瘋狂太變態了!台灣出名了,世界第三名!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人民有多痛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6%88%BF%E4%BB%B7%E6%94%B6%E5%85%A5%E6%AF%94%E5%88%97%E8%A1%A8

建築成本明明很低,房價賣到幾千萬是怎樣?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地區住宅類建築造價表
實施日期: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1 日



  美國底特律居然有一堆1美元的空屋要賣.沒看錯,1美元不是買礦泉水,是買美國房屋!






日本買房|北海道札幌房子竟然只要1100萬日幣|札幌市別墅House Tour大公開|日本移民


  東京公寓只要一百萬台幣出頭?日本房子真的很便宜嗎?台灣人在日本購屋需注意事項與各種費用全攻略

  不含5年內轉賣的獲利稅40% , 日本買房稅金+規費+手續費大概是5%左右 , 台灣光是仲介費就3~5% .
  離東京市中心搭地鐵50~60分鐘的公寓 , 離車站徒步8分鐘 , 16~17坪 , 日幣490萬 , 台幣1百萬出頭 . 感覺像桃園機場捷運附近的房子吧 . 搭捷運到台北車站要1小時 , 只是捷運車站附近的房子比日本貴很多 .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老闆表示,蛤,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如果稅率就像2樓網友貼的,那一點用都沒有,房東直接轉給房客就完事,而且自用非自用要花多少行政成本去區分?直接以數量計算不是更好?超過一定數量直接就以非自用稅率課徵,而且稅率要高以及採累進制,稅率高讓房東難以完全轉嫁給房客,還能侵蝕房東其他收益,這樣才會逼使房東盡快租出去或是轉手,累進制則是讓人不會一直買房買地來屯,進而達到分散持有而非集中在少數人/團體手上的目的;另外若是透過公司法人持有的話,稅率要再更高,抵銷透過會計做帳方式回沖損失。
194319431943 wrote:


入價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不要再轉貼那個盧傑瑞的影片了吧,拜託,每次看到你貼這個就不想看了...
leonliang wrote:
不要再轉貼那個盧傑瑞的影片了吧,拜託,每次看到你貼這個就不想看了...

不由得想到 abc003,懂的人就明白我在說什麼。
194319431943 wrote:
美國勞工工作4年就買房
也就是說這一間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的房屋及地價稅約為美金九千多美元


買房容易養房難耶,一堆遊民有比較好?
這些稅加上去一堆老人要在家裡自殺囉~

194319431943 wrote:
台灣正在炒房,房價所得比從2016年的12.87飆漲到2019年的28.97!


這是 Numbeo 的數據,資料來源是線上問卷,
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zzz

194319431943 wrote:
日本買房|北海道札幌房子竟然只要1100萬日幣

這間札幌市區開車 40 分鐘的 26 年屋,
花蓮火車站出來開車 40 分鐘的房子你要住嗎XDD

194319431943 wrote:
離東京市中心搭地鐵50~60分鐘的公寓 , 離車站徒步8分鐘 , 16~17坪 , 日幣490萬


這間在青梅站,開車到新宿大概要 1 個半小時,
google 地圖看青梅站根本就鄉下地方,
像桃園,桃園是工業大城,
還桃園咧,我看根本就像福隆還差不多XDD
幹嘛不課重一點,照實價課才看的出來會不會轉嫁房租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