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處對面排其中一間透天房子(同社區)賣掉了,換了新屋主,這幾天開始裝修敲敲打打搬進搬出,有些影響到我居家上班。曾聽說前屋主開價到2300萬,預期底線應該是要實拿2000萬,再加上裝潢家具家電,再多個至少100來萬也要吧。花大把錢買下房子,然後再大刀闊斧拆牆鑽洞改格局,都不會捨不得,敲下的一磚一瓦都是本來房子的錢啊,就好比買名貴的車還拿來大改,真是霸氣。

天啊,2000多萬耶,對一個一般上班族或雙薪家庭,2000多萬佔這輩子收入相當的比例了,大家(或家裡)都那麼有錢喔,還是我太窮了嗎?還是買房子其實很容易很好貸款?貧窮限制了我的視野,對一介小民如我,2000多萬的房子已經可算是豪宅了

我其實是租下在這社區的透天的其中一整層,空間19坪租金1萬2,這有點像是寄生“豪宅”嗎?相形於人家買(或貸)下2000多萬房子,顯得自己有點渺小,走在社區裡好像雜魚一枚。不過疫情下經濟面我倒是不擔心影響生活,有充份的現金,就算15年沒工作也生活無虞。有時候在想,如果自己有2000多萬的房子是硬貸款下來的,念頭和想法會不同,好比為母則強,或許房貸的壓力會鞭策我更努力賺錢也說不定。

還是又回到買房還是租房在這個版上簡單而永遠無定論的話題。我稍想了一下,以我自己來說,離我職場生涯到退休,如果都租房或住公司眷舍,所需租金約450萬,且日子過得沒有資金壓力,到時退休我就返回鄉下家鄉住老屋。而450萬在這裡我是能買到什麼房子?且房租是不需要算利息的。且租房設施的折舊不能算在房客身上,是可以要求房東換新或整修的,這跟住飯店旅館的概念是一樣的。

因為我目前是長期租房,因此生活必須簡單,保持移動(mobility)彈性,不能像螞蟻一樣一直囤東西在家裡,這樣你人生就越來越被定住了。好比一趟長期的旅遊,在不同的景點(工作)遷移,就會住在不同的旅館(房子),反而體會到,真正需要的物質並不多,就好像路途中,你只能拉幾個行李箱帶著走,這些東西,才是你生活真正需要的...
有差嗎。? 通膨。2000多萬
也不是什麼好房子。 左右一堆奇葩的人在住。
要4000以上的比較好。
都忙著賺錢的 很少看到人。
可我也買不起啊。只能靠父母。
吸吸洋 wrote:
住處對面排其中一間透(恕刪)


想法導致了你的貧窮!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貧窮限制了你的未來!

大陸人隨便住長這樣,
你說你租豪宅住?


日本為何經濟倒退30年?
因為日本人都跟你一樣的想法!
台灣正在走日本的老路⋯⋯
吸吸洋 wrote:
住處對面排其中一間透(恕刪)
首先, 一般家庭首購主流還是1000萬以下, 甚至更少點700萬, 2000多萬的房子不是大多數人的日常, 所以不須感嘆太多.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3000+, 但是第一間房子是700萬的舊公寓, 大多數買大房子(或高總價)的都是有個換屋過程的, 不是一蹴可幾, 你只看到別人的現況, 但看不到別人累積的過程.

買房或租房原本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了, 單單看財務的支出太片面, 也不需要找這個理由來說服自己, 就像遊牧民族, 他們就是喜歡遊牧這樣的自由自在, 要他們定居在一處老實種田, 想要了他們的命一樣. 我的第一間公寓住了10年, 後來賣了1850萬, 這讓我有能力買下現在的大房子, 這不是我的努力結果, 單純就是運氣好, 但假如當時選擇繼續當遊牧民族, 那現在的人生軌跡就會不同.

樓主看起來像是單身? 單身跟有家庭的原本選擇就會不同, 而且租屋租久了, 假如很穩定的話, 那要下買屋的決定是很難的, 因為得要一次性的支出一大筆錢, 怎麼算都會覺得不划算, 很多租屋族都是被房東趕很多次, 才下定決心買房的, 而更多的人是因為結婚而買房的, 這個決定通常唯一的阻礙只有錢而已.
推動這個世界前進的力量就是人類想要更好的物質慾望
所以你周邊的房子、車子、電話、電視跟60年前比可是天壤之別
別忘了60年前台灣的火車站前面可還都是人力車在賺錢
我相信對方可以買下2000萬的房子還這樣大手筆改造
身家可能上億也不一定
這間說不定只是其中一間
吸吸洋 wrote:
曾聽說前屋主開價到2300萬,預期底線應該是要實拿2000萬,再加上裝潢家具家電,再多個至少100來萬也要吧。花大把錢買下房子,然後再大刀闊斧拆牆鑽洞改格局,都不會捨不得,敲下的一磚一瓦都是本來房子的錢啊,就好比買名貴的車還拿來大改,真是霸氣。


〉〉〉

買房子,真的很花錢

民國85年,我就是頃所有的投資丶存款

幾乎一無所有,買了現在住的透天

當年也花了一千多萬元

在買房子前,銀行定存利息有8-9%

定存息和我的月收入差不多


買了房,沒錢裝潢

初期就自己清潔丶維修丶油漆

前屋主留下的能用的繼續用

付昂貴的銀行貸款利息12.5%…..

後來結婚丶生子

房子就像無底洞一直花錢

因為房子大,傢俱丶家電的數量

都是一般公寓的一倍

管理費也是用坪數算

水電丶瓦斯也是貴很多

所以大房子的代價真的高很多

也不用太羨慕

透天重新裝潢,都至少好幾百萬

講究一點的千萬元,比比皆是


做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壓力才不會過大
吸吸洋 wrote:
天啊,2000多萬耶,對一個一般上班族或雙薪家庭,2000多萬佔這輩子收入相當的比例了,大家(或家裡)都那麼有錢喔,還是我太窮了嗎?還是買房子其實很容易很好貸款?貧窮限制了我的視野,對一介小民如我,2000多萬的房子已經可算是豪宅了


一層19坪
假設是四樓透天,可以住三個家庭 (一樓車庫客廳之類的)
一個家庭就是分攤700萬
還好吧~

不然,如果你有400萬頭款
就買下去,其他兩層租人,用寬限期,再分40年貸款
不想住了就賣掉,連本帶利拿回來,順便大賺一筆... 這計畫不錯吧~

本站多頭們都這樣教的~
ejan1969 wrote:
很多租屋族都是被房東趕很多次, 才下定決心買房的


曾經聽過一段房東與房客的對話:

房東:房租XXX開始,我可能要稍微要調漲一些些...
房客:這樣啊,那這房子五年前我承租的時候,電視、衛浴、家具等等你那時都是附算很新的給我,但五年過去了,這些東西都變舊(折舊)了,照理說,同樣的房租現在已經不符當時的價值了,等於我吃虧,如果你真的要漲房租,好歹這些設施你應該要幫我換新吧?5年前路邊很空都算好停車,現在房子多了車位變少了,對我來說環境機能也變差了,這樣你還要跟我漲價?如果你真的不想租給我,你這房子不上不下的,也不見得好找租人喔....

就這樣,房東房客一路相安無事,彼此體諒各取所需,房客幫房東分攤房貸,房客也有價格合理且不錯的住所
ejan1969
我目前有房子租人,我的房子這10年都沒漲租金,東西壞了該換就換,我對房客很好的,也希望他們一直租下去
bihsh wrote:
就買下去,其他兩層租人,用寬限期,再分40年貸款
不想住了就賣掉,連本帶利拿回來,順便大賺一筆... 這計畫不錯吧~


再40年我應該已經不在世上了,且利息會比較高...

曾經一位房仲帶看房,他得意地說:"這間房子這個價格賣出去,就買不回來囉...."
所以房子漲價賣掉就算賺到價差,但就沒房子住了,若還要再買一間,但房子又變更貴了,所以再貸款,搞不好還要貸更多錢,一直貸款人生,借的總是要還的,除非去買便宜的房子。

不過有人說,富人跟窮人的差別,就是富人總是借的到錢,然後還錢是另一回事...
吸吸洋 wrote:
曾經聽過一段房東與房客的對話:

房東:房租XXX開始,我可能要稍微要調漲一些些...
房客:這樣啊,那這房子五年前我承租的時候,電視、衛浴、家具等等你那時都是附算很新的給我,但五年過去了,這些東西都變舊(折舊)了,照理說,同樣的房租現在已經不符當時的價值了,等於我吃虧,如果你真的要漲房租,好歹這些設施你應該要幫我換新吧?5年前路邊很空都算好停車,現在房子多了車位變少了,對我來說環境機能也變差了,這樣你還要跟我漲價?如果你真的不想租給我,你這房子不上不下的,也不見得好找租人喔....

就這樣,房東房客一路相安無事,彼此體諒各取所需,房客幫房東分攤房貸,房客也有價格合理且不錯的住所


以我家啦..

我家租人後是不會漲租金的

如果我家附的東西..壞了就講..自然損壞直接換新

反正一直到搬..一塊都不會漲..旦一樣..也永遠不會降..

旦只要換人..就重來一次..新的房客新的租金行情

所以我父親土城那維一的套房...

從6000一直跳..跳8000...10000又跳回9000...又跳到11000...現在

反正換房客時..看一下同大樓的出租張貼...

有變貴就漲..有變低就降..沒什麼好爭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