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房地產是錢財的一種$就像年輕人都想住進六都的市中心因為生活機能就是方便學區跟醫療就跟鄉下差很多這樣一來 不就像人人都想進入台gg大公司一樣你能力的高低區分出 = 你財產能累積到有多少就跟區分出能買房的精華地段等等能力一樣結論:你趕快努力啦
房子怎麼不是民生必需品?不論是住家裡,租房子,住宿舍都要有房子不然是公園椅子及紙箱啊?舉例:5年級父母買1間室內30坪4房,生2個8年級小孩現在8年級小孩達結婚年齡,,平時爽過物質潮生活,然後喊買不起房繼續住家裡30坪4房至少住6人,,小孩生出來就是互相傷害了
標題問的問題,我認為是廢話。如果買得起房,絕對沒多少人願意租房一輩子。現在的問題是,比起以前,現在高房價造成超級高比例的中產階級買不起了,這些在房價被惡性炒作之前是經濟主力。現在買得起的,不是全家加老父老母背一間不然就是硬背貸款買,不然就是買到的超級小,並不適合人常住不只六都,連六都以外縣市都開始變得如此時得利的贏家永遠是資本家和政府被欺負的永遠是老百姓如此惡性循環
maxkingella wrote:標題問的問題,我認為(恕刪) 但我認為事情稍微不同, 現在除了台北市和六都蛋黃區外, 大部分都是中產階級可以負擔的起, 例如在中科工作的工程師, 假如工作約10年了, 絕對可以負擔的起台中的蛋白區新房重點是, 當很多這種人都買了一間新房子之後, 建商發現需求還是很強勁, 就會繼續推出新案, 接著這些中產階級發現房價上漲了, 且有利可圖, 有閒錢的就繼續購買, 尤其是單身的族群, 反正房價相對於股價是抗跌的, 而且這種人不在少數, 週遭非常多這種人, 我覺得這些中產階級也要負責任阿...
面對房價攀升,青年族群間掀起「買房焦慮」。房產學者張金鶚認為,買房是人生大事,也是一輩子購入單價最高的物件,年輕人購屋務必衡量自身財務能力,並針對自身需求、物件區位做足功課,將家庭、工作與人生目標納入考量;若財務狀況不佳,「實在沒必要跟風買房」。非常認同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