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價處於歷史高點,台幣價值也算高,房貸利率又低,加上資金氾濫與烏俄戰爭原物料缺貨造成的通貨膨脹,剛性自住買盤與投資客搶買,將台灣房價推上歷史的新高峰。
但這些支撐高房價的條件在未來將慢慢減少
首先是年底前美金利率有機會見到2%,明年甚至有可能到3%,昇息打通膨是確定的策略,未來房貸不再可能這麼低利率,隨著利率的調升,部份資金會從股市抽離,台股的表現將受到壓制,不再是一人得道雞犬昇天行情,真正賺錢的公司才能維持住股價,否則資金潮一走,都會被打回原型。

過去少子化的議題,雖然有探討,但多數人基本上是比較無感的,新北市2019年衝破400萬人,桃園市自從昇格以來,每年人口也都是大幅增加成長,少子化對6都來說是假議題,因為人口少都是少其他縣市,人都跑來6都了。

但台灣少子化的速度高於所有的研究單位(或者是不想把數據做的讓政府太難堪?)目前新北已跌破400萬,而去年2021桃園市人口增加是昇格以來最少,預估今年會開始人口減少(看之前有份研究報告桃園人口會持續增加到2030年,然後人口會超過250萬,人口超車台北市,現在看來那份研究報告是份垃圾)全國除了極少數行政區是增加外,其餘都是減少。

買房抗通澎為目前房市熱的主因,但若非自住,多數人買了之後是想加價後再轉賣給別人,最終會找不到承接的買方,因為轉了太多手價格墊太高,買方無力追價,變成有行無市,放在那還要每個月繳管理費,沒關係賣不出去就拿出來租,台灣目前的租金報酬率只有2%多,遠低於其他國家,還要裝潢家電和日後修繕,並不算是個好投資。

剛性買盤主力已由過去6-7年級生轉移到7-8年級生為主,當未來剛性買盤主力由8-9年級生接手,那需求會少很多,看出生人數就知道。

那還很久?聰明的投資客會在高點出場獲利了結,而韭菜會在高點進場當盤子。

出生人口由過去高峰42萬人降至15萬人,之後每年持續下降。
台灣房市最後的榮景
2021年6都人口剩桃園微幅增加,其餘5都都是減少。
台灣房市最後的榮景
2022年2月桃園市人口也開始減少了。
台灣房市最後的榮景
  沒錯,東亞少子化目標已經完成,美國已經沒有必要再印鈔哄抬房價了。俄烏戰爭加劇熱錢回收速度。台灣這幾年房價高漲,是因為美國熱錢挹注台灣(全球)房市,台灣每年房地產貸款暴增1兆台幣,才能維持超高房價,保證公教和勞工平均薪資絕對買不起房。即使美國不收回熱錢,光是停止QE印鈔,台灣炒房資金就無以為繼了。無論怎麼看,今年都將是台灣房價史上最後的高點。

2022/01/10
人口連兩年負成長 2021年15.3萬新生兒創歷史新低
內政部今天公布2021年人口統計,人口數為2337萬5314人,較2020年減少18萬5922人。全年出生數為15萬3820人,創下史上新低;死亡數則為18萬3732人,是連續兩年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6022320

  不講土地 , 只講房貸 , 去年房貸金額暴增7600億台幣,才能維持目前的超高房價 。3月9日QE最後一波印鈔,3月16日美國升息,5月縮表。要去哪裡變出每年7600億台幣的熱錢,來維持目前的超高房價?何況5月開始縮表,MBS炒房熱錢每年會減少4.6兆台幣,甚至可能更激進縮表。重點是,俄烏戰爭影響,美國10年內無法再QE印鈔。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Sirius Alpha
說得好,但你也不該把選票投給居住正義全跳票的塔綠斑
DIY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jpRR9bICQ      不分顏色,誰不搞白色恐怖違法違憲欺壓良民,我就挺誰。青壯藍如果能改革掉老爛藍的腐敗?我也挺!
兩位大師都這麼說了,看來我孩子長大還是有機會買房的。
魯空也只剩少子化這個能拿來當神主牌了
什麼房地2.0、台海戰爭都沒用了
建議你可以加入FB魯蛇團報團
那邊比較溫暖真心不騙:)

george306
水龍頭又跑出來刷存在感了, 乖, 這裡沒你的事, 去旁邊玩沙~
Z3300
流浪狗說的是:)
換了總統,人口反而負成長了!
所以應該買房要愈來愈EZ不是嗎?
還有新的看法或梗嗎?
人口減少跟利率回升
這已經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既然大家都知道
房價現在應該是跌阿
怎麼沒有???

所以這是假議題 謝謝
man91517
房市反應都很慢~但觀望的人倒是變很多,今年可能還是平盤,明年就不知道了
Z3300
QE叫貨幣政策,真正的招式財政刺激你都沒看到ZZZ
george306
說那麼多, 你準備好 2 億元在天龍國買茅房了沒呀? 沒有的話去一邊玩沙去~
Z3300
流浪狗房租這個月有交嗎?
星星の王子 wrote:
隨著股價處於歷史高點(恕刪)


房價下跌有80%是假議題
因為房價的成本中, 人工/建材原物料/土地成本 這些都是漲的
星星の王子 wrote:
出生人口由過去高峰42萬人降至15萬人,之後每年持續下降。

2021年6都人口剩桃園微幅增加,其餘5都都是減少。

2022年2月桃園市人口也開始減少了。

戶籍人口只是參考用,居住需求要看勞保人口才對,因為人口會遷徙。

近十年來!都會區的勞保人口全都是正成長,這才是所謂的剛性需求。

所以越少子化就越都市化,偏鄉最後的下場就是廢校廢村廢光光





jhlien wrote:
房價下跌有80%是假議題
因為房價的成本中, 人工/建材原物料/土地成本 這些都是漲的


營建成本是通膨的一部份,扣掉通膨房價還有溢價才是實值漲價,

這幾年靠著QE的資金泛濫潮,房價因投資是漲了很多沒錯,

那如今QE要正式結束了,進入QT時代,

QT後資金還能維持如QE時的高水位嗎?

還是房價會回到沒有QE、資金及投資需求退潮後應有的水位?

那麼房價與現今相比,是該上還是修正?
登卡普
新莊重劃區重回6字頭 →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20365
Trillionaire2020
傻套被套死了,抓交替都來不及。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