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就可以晉升千萬負翁,請分析
DIY LOVE
下一站 天堂。記得先買好人壽保險。
但是很有可能過一陣子他的房子就呈倍數成長,因為貸款買房,然後轉手賺一筆,繼續買房,繼續賺
2020年買兩間1000萬
大概出200+200萬頭期款
剩下800+800萬貸款
此時淨資產400萬元

經過2年後的現在
負債大概還是1600萬
房價大概來到1300+1300
此時淨資產變1000萬元了

不過我相信這種投資魯空應該沒興趣
少年股神一堆
應該都在忙著出脫房地產

--
cust123456789
不用跟他們分析太多....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01白虎哥 wrote:
借款就可以晉升千萬負(恕刪)


當你在投資理財版待久了,
投資跟理財的格局自然就小了⋯⋯
你會被綁在個股、ETF、外幣等框架內……

那邊的人會把股票資產3-5千萬,年領股息1-2百萬,當作吸引你將手邊小額資金如3-5百萬投入的噱頭,但5年10年過去,你會發現自己跟那個版的人都在抱怨高房價,奇怪了?不是投資理財很賺?

房地產在台灣一直是很好的投資,
目前看來僅次於台積電的投資。
1600萬房貸

回推兩成需400萬頭期款

貸30年一年要繳65萬左右的房貸

按433法則

年收要200萬以上才有餘力負擔

如果有10%現金流則需本金650萬

台灣中位數薪資是50萬

200萬年收大概可以贏90%的人
一鴛一
Sinfield
前面的人都不知01有名的白虎哥,人家有好幾個老婆,不需要賺錢的好野人...
tany3472 wrote:
房地產在台灣一直是很好的投資,
目前看來僅次於台積電的投資。


這說法太過武斷,房地產永遠還是和地點有關。
有保值性的蛋黃區長期房價該漲沒意見,但炒作過熱的時候
是連蛋殼區甚至雞屎區都一起升天。
以新北市為例,買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的蛋黃區,這20年下來大概翻2~3倍沒問題
但假如買的是偏遠地區,比如新北萬里、三芝這些地方
你可以去查查看~一樣是新北市阿,但現在多數可能還賣不回當年你預售買的價格
所以...房地產還是一樣需要"選股"阿
maxkingella wrote:
但假如買的是偏遠地區,比如新北萬里、三芝這些地方


沒錯

要會「選股」

我常常跟買不起新北的人說

萬里、三芝等偏鄉明明很便宜

為什麼不買

他們總是回答我說垃圾房還要100萬,垃圾!

所以我相信正常自住客應該都會「選股」

不過我更傾向於買房自住是

漲了贏家、跌了有家

先不要想投資

萬里、三芝是垃圾

但很抱歉他們的能力只能負擔垃圾

我是建議來中南部發展
一鴛一
mark0826 我文中是聊自住唷,另外中南部這幾年補漲比雙北多,台中74附近重劃區從2017年17萬玩到今年30幾萬,要說雷的話應該就是北屯捷運總站那,一開始就賣30幾萬,漲比較慢
cust123456789
北屯當時17無誤,我沒買,後來買新北雖然也漲了,但是卻沒有像北屯一樣漲快一倍。
01白虎哥 wrote:
借款就可以晉升千萬負翁,請分析


以1.75%估算貸20~30年
月還款大概6~7萬
月收入至少需2倍約15萬
年收180萬家庭可負擔
約有30%家庭可以達標
But...這是以利率2%以下來估
假如未來升息到頂峰4%,
月還款最高就要9萬,
一個月要快20萬才能背的了
家庭年收240萬是基本
能負擔的家庭大概只剩10%
maxkingella wrote:
這說法太過武斷,房地(恕刪)


當然是要選地點、房型、生活機能、就業機會……..等。

我是以一般看的出來房地產環境的投資人做說明,以偏概全的我沒輒,他愛怎麼說怎麼說。

你結餘資金的運用,都是「機會成本」
當你投入了投資,那你要確保你的投資報酬率能贏過房價漲幅。
否則,你就會輸掉自住房這一塊。

一般人搞不清楚,人一生大約要花1000萬在伙食費花1000萬在住宿費。

食物無法保存或購買糧票,但房產可以先買,優先解決居住費用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結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