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一下
這兩年的確漲很大
因此看起來目前進入盤整期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死魚盤
成交量會大幅度萎縮
價格的話熱區還是會漲
但是追價的人越來越少
當然建商也不太會減
經過一系列的政策
大建商才能承擔風險和一系列的支出
政府也會放軟手段
猛烈打房政策大概不太會推
畢竟市場已經不像這兩年一樣瘋狂
我敢說房價崩盤可能性不大
之前的政策已經擋住一大部分的投資客
特別是第三間四成
基本上進場的大多數是剛需的自住客
你可以想一下
你好不容易買到一間房
有什麼原因要了錢賣?
或許有玩過頭的投資客斷頭
這些釋出大概會被有實力的置產客接手
預期94.87%機率小漲小跌
但是說句良心話
目前進場風險太高
當然有 apple case的話接也無妨
個人積分:7870分
文章編號:85206194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7870分
文章編號:85206420
個人積分:9052分
文章編號:85207308
個人積分:7870分
文章編號:85207463
大鼻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可以跌多(恕刪)
個人認為......
1. 蛋黃區價格不會降, 頂多5%以內, 但是成交量會縮
2. 蛋白區價格頂多修正個10%, 但是不會比2019年的時候低, 畢竟物價等在上漲, 價格修正只是把過去約一年不理性的狂漲修正回合理價而已
3. 蛋殼 or 殼外區域, 考量過去一年不合理的漲價30%~50%, 這區修正個25%都合理......畢竟蛋殼or 殼外本來就是生活條件較差的, 自住買家自然會選擇蛋白區以內的條件好區域買房, 量縮手後, 殼外區域無人下手, 自然價格修正很大, 但是通膨下, 要回到2019年水準我認為有困難, 尤其是蛋殼區的新房建案
政府不會一直打房下去, 營建業畢竟也是台灣很大一個族群........但是如同我在另一個討論樓寫的, 過去房價狂漲時代, 大建商推案賺大錢, 地區性小建商看到此商機自然會貸款買地 or 與地主合建來推案搶佔市場, 當時預估的獲利%, 在現在原物料/人工成本高漲+建案銷售量不好的情況下, 完售建案還好, 萬一是晚期推出的建案沒銷售很多的, 在打房與升息等等成本上升下, 小建商倒閉風潮就要很小心了, 建商倒閉, 已經購買的消費者且繳一些錢的就很危險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