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間投資物件當例子給大家討論。
過幾年來驗證,
到底怎麼的抉擇是正確的。

小明有一間投資收租用,台中市20年電梯2房25坪無車位,2022年估值750萬。

2022年初原本這個物件只能換12張台積電,以2022年7月市價可以換到17張台積電。
該換嗎?

疑慮點
1.20年的老屋房價還能有多少成長空間?
2.已經從12張增加到17張了,現賺5張?
3.台積電會不會從此變成像友達一樣的「景氣循環股」股價每年起起落落震幅很大?
4.這個物件小明當年取得價格125萬,約當台積電股價85元時,若當時不買它可買14張台積電。
5.14的值剛好介於12跟17之間,目前賣屋扣稅金還有16張,賺2張。
6.年收益表現
收租房年租金20.4萬,稅後19.5萬
台積電年股息18.7萬。

大家怎麼看?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大家怎麼看?


沒怎麼看.
你只是要告訴大家你有賺.

繞那一大圈幹嗎?
那間房子在鍵盤上按一按, 能照你想賣掉的數字賣掉再說啦.

達克瓦
那就不要講我的啊,別人的,我只是猴仔。
若這間房子自住,當然繼續住不賣.
若是投資閒置中,賣了買2330或出租.
若是投資收租,續租或賣了買2330都是選項.
達克瓦 wrote:
4.這個物件當年我取得價格125萬,約當台積電股價85元時,若當時不買它可買14張台積電。
5.14的值剛好介於12跟17之間,目前賣屋扣稅金還有16張,賺2張。


如這情形重現.你還生活如常.換囉
比較麻煩的是房地合一稅
所以你的算法會大幅度改變:)

不過現在看起來通貨膨脹應該是長期的
所以現階段應該還不到賣房買股
畢竟通膨一個周期都是3~5年起跳的
而上次可是1940/1970這麼久的時代了

人類已經忘記通膨的可怕了
而上一波被通膨狠狠教訓的
就是魯空的阿公阿爸
那時候沒買房
所以魯空內心流傳著恐懼的基因
不敢買XDDD

這兩年沒買房買股的
大概都被資本市場狠狠的上了一課通貨膨脹學
Z3300
Good
阿翔沒有X3
你怎麼有105年後不用繳土增稅的錯覺?笑死,明明土增稅都要繳的
達克瓦 wrote:
台積電


反正手上有多少GG, 就是全部殺出又放空就對了.
反而要注目一些超跌股.

三星, 美國, 日本, 歐洲, .....怎可能讓半導體命脈讓台灣掌握? (各國都直接說半導體是國安層級的問題了)
唯一現在能講話大聲的就GG, 未來目標不放在GG, 不然要放在誰身上?

奇怪, 台中房東塔尼呢?

是不是去我看不到的樓回文損我了呢?

如果擔心房子老舊,賣掉20年的房子,拿回的錢部份當頭期款去買間新的。

部份你就買股票(如果你對自己的操作有信心的話)

債務也是資產配置的一種。

很多人對還完貸款沾沾自喜,

其實長期來看這種行為很愚蠢,

房屋是唯一能做高槓桿、低利且時間長久的標的物,

如果今天有檔股票,可以讓你用不到兩趴的利率讓你貸30年購入,

每年還能固定給你三趴的股息,

你看看這檔股票的股價會不會飆上天,

有些事情,真正有點錢的人才會懂,

另外,台灣不會放棄低利政策的,

這波通膨什麽時候會停止不好說,但可預見的是不會太快結束。
達瓦克 wrote:
那就不要講我的啊,別人的,我只是猴仔。


你之前自我介紹時, 有說在台北當過兩年仲介啊.
希望不要沾到那種習氣, 但似乎有一點, 要改進

顏射王 wrote:
如果擔心房子老舊,賣(恕刪)


其實我自己對自己假設性的問題,
都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

當5年10年後,每個人在談投資的成果時,可知別人當下的判斷是多麼的艱難。

人往往只看到別人風光的一面,
而忽略心酸的另一面。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Z3300
所以投資是痛苦錢,先有痛苦才有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