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阻貶大幅升息 恐賠上國家景氣復甦

當然美國為壓下自己國內的物價上漲,不惜強力打需求,讓景氣降低,蔓延全球跟著經濟看壞,並發生輸入性通膨。

為了阻貶大幅升息 恐賠上國家景氣復甦

日圓今(20)日貶破150大關,引發亞洲央行應該阻貶救自家貨幣言論。前財政部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今日指出,若為了阻貶大幅升息,亞洲國家恐怕會賠上景氣復甦。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日前發出年度貿易與發展報告警告,若美國聯準會(Fed)和其他央行繼續升息,可能會把全球經濟推入衰退,接著將陷入長期停滯。

今日北威舉行「強勢美元下的全球匯率波動」論壇,劉憶如給出非美貨幣國家,不該貿然追隨美元升息三大原因。

第一,觀望亞洲本身經濟,發展現況與美國並不一致。美國9月失業率3.5%寫下過去50年以來為低,通膨在9月維持8.2 %高檔,亞洲才剛解封,通膨又低於歐美,亞洲不應該跟著美國大幅升息。

第二,即便我們跟上升息腳步,可能也是白搭。劉憶如解釋,現階段地緣政治與極端氣候變遷引發眾多問題,全世界的氾濫鈔票,會認為那邊最安全?

第三,此外,根據過往經驗,假設貨幣走向與趨勢不同,這個國家又沒有子彈,這個國家貨幣很容易成為市場狙擊目標。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的引爆點泰銖,當時採取固定匯率以及緊盯美元,跟著美元成為強勢貨幣,但貿易逆差環境下,泰銖升值價位不對,加上沒有子彈,吸引投機客避險基金攻擊

因此,有人納悶,韓國比台灣激進升息,但今年韓元貶值高於新台幣,劉憶如解釋,就是因為韓國去年起貿易逆差,台灣到今年9月出口金額年增率才轉成負值,與韓國情況不同,當韓國出現貿易逆差,韓元貶值才變得比較嚴重。

此外,劉憶如說,歷史經驗來看,美元升值排除美元升息,還有三種原因:第一,名目利率減去通膨率的實質利率走升、經濟實力勝出,以及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具有避險貨幣地位,這也解釋非美貨幣國家雖然擔心自家貨幣貶值,但也不能貿然追隨美元升息腳步

在此強況下,「央行干預匯市」成為今年以來許多國家最常見的政策。劉憶如說,光是今年1到9月,亞洲各國(不含中國)央行拋售美元阻貶貨幣的金額,合計高達890億美元,其中僅9月一個月金額就達500億美元,包含日本200億美元、韓國170億美元。「可見亞洲央行今年如果沒有干預,亞幣會貶更多。」

加上美元貶值影響外匯存底中四成的非美貨幣計價,導致目前各國央行之外匯存底合計12兆美元,較去年減少1兆美元,下降幅度寫下Bloomberg自2003年有紀錄以來最高。

不過,劉憶如說,如果美元持續大幅升值,許多國家將面臨無法償還外債,以及輸入性通膨,恐加劇更嚴重通膨。
劉憶如...造成股市大崩盤的...
吃這個也痛,吃那個也痛,就是當前局勢。
她是經濟專家,知道阻貶升息的利害關係。



Red Bull Racing Honda
劉憶如, 我只記得她與林益世2人一起聯手打蔡英文的宇昌案!

因為偽造文書退出政壇,雖然法院判無罪!


那時才知是郭婉容的女兒,

專業很重要, 但人的良心更重要!
donhsueh322850
宇昌案!不違法.但吃像難看
chan7203
良心?!!我第一次在政治版看這東西,不是都利益跟立場嗎?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劉憶如...造成股市大崩盤的...


該崩, 就會崩.

不升息, 造成仰賴進口的台灣........ 大家掛更快.

要跟上美國升息幅度才對.

un3354
台幣刻意貶值, 是個默契的循環!不論進口出口都懂, 不能說破!
經濟學已在解釋,非美貨幣國家雖然擔心自家貨幣貶值,但也不能貿然追隨美元升息腳步。所有事情要回歸經濟實力。

台灣是透過人才資源加工原物料,半成品等,加值後輸出,大幅仰賴貿易出口的國家,以貿易出超讓國家經濟成長。出口競爭力,遠比進口物價貴不貴,重要多了。不是胡說是什麼仰賴進口的國家。沒有貿易出超,進口物資再便宜,也沒錢買。

會賺錢的人,才能談如何買,買貴也不怕。不會賺的人,一折也別想搶的到。

央行不願大幅升息,是因為不希望打擊台灣的企業。央行不願大幅干預匯市,是因為避免成為國外金融大鱷攻擊的目標。但隨著國外與對岸經濟景氣下滑的問題,台灣不免受到波及,經濟成長率亦下滑,且會有輸入性通膨發生,物價可能再上調。

至於連動到對房市的影響,不知道耶,自己猜。
風天小畜
推一下央行理事寫的「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可以多一些匯率貶值、低息對台灣影響的不同看法。
台灣有太多土地都在休耕不生產,而且還要發休耕金,自己能生產的民生食料就該鼓勵自己生產,老是搞進口幹嘛?

金融穩定最重要,不然只是被那些金融巨鱷收割而已傻到不行
獨孤求鞭
外國人不吃米都死不了了,有人不吃小麥會死?紫光機也不是你能買的[挖鼻孔][挖鼻孔][挖鼻孔].....緩升息少升息也能說成鎖國?政治中毒太深
timlo
耕地太零碎,小農成本高,市場消化量有限,菜價波動大,稻米價格穩定但是產量過剩不賺錢,水果多到不外銷就崩盤,是政府求農民休耕,不然產量多到價格崩盤也是補助耕鋤或餵國軍。有心就多吃點台灣米跟水果吧
omniyeh wrote:
經濟學已在解釋,非美(恕刪)


等選舉完
台灣輸入性通膨就會上去了
這波通膨會很精彩
沒有經歷過1970年代的人
應該會想哭QQ

上次去剪髮,師傅說去逛個街買點東西吃1000元就沒了(2個人)
辦公室的同事也說最近出門,1000元一下就花完了(帶小朋友出門)
錢很明顯變薄了...

猜猜這波誰被收割購買力
選擇是一種價值,它賦予我們控制自己生活方向的權力。
99m06002
阿是不會一個人出門喔
無敵娘娘槍
不是被女朋友,就是被老婆收割購買力.....選我正解[真心不騙]
H3300 wrote:
猜猜這波誰被收割購買力


當然是中國 現在還在努力印鈔票
只是個過程 wrote:
該崩, 就會崩.

不升息, 造成仰賴進口的台灣........ 大家掛更快.

要跟上美國升息幅度才對.


敝人贊成升息,但台灣的通膨率比美國低,央行調升利率幅度自然可以較聯準會少.
當然,台灣通膨率3趴附近是因為台電/中油未充分反映國際油價上漲的幅度,但她們是國營企業,吸收的虧損反應在損益表上,還是等同全民的虧損,不過,最近國際油價從高點下滑,台電/中油的虧損可以減少一些,央行小幅度升息也算是及格的操作.
畢竟大幅度升息,各行各業借款付息的壓力大增,也不利經濟景氣,失業率有可能擴大,總之,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