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心得】工作和過生活的地方要分開

過程哥之前就告訴過大家,青壯年賺錢的時候,就要選所得高的地方,

以後享受生活的時候,就要選清幽,步調慢,生活費沒那麼高的地方。

所得高的地方首選新天龍國竹北市和竹市東區,
工作環境佳、同事素質高、產業前景好、所得收入高,目前以竹北台元和竹科,以及竹科周圍為首選。

賺夠了之後,以後生活就要選環境清幽,或生活機能佳的為首選。

六都台中高雄為優
雙北缺點多
桃園台南不夠都市化

不然就要像過程哥一樣,以後冬天和夏天住的地方不一樣。

半年住南部,半年住東部。

人生嘛,生活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祝大家新年如意,開工順利,發大財。



平均所得近150萬!竹北穩坐全台最富寶座
只是個過程 wrote:
過程哥之前就告訴過大...(恕刪)

過程哥安安

聽說凱文快來了. 我是覺得定義可能要改一改耶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過程哥安安聽說凱文快...(恕刪)


無所謂,
過在當下。

六年級的過程哥講給七八年級的參考的。

過程哥年假還在爽過。

在又老又窮的地方,有又老又窮的過法。

你看,都下午5點多了,天氣多好啊。





只是個過程 wrote:
無所謂,過在當下。六...(恕刪)


想不到和你擦身而過啊

你有看到那隻小老虎嗎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工作與生活要分開,認同
只是個過程 wrote:
過程哥之前就告訴過大...(恕刪)


工作地,往往變成永久宅。
退休宅?
除非是公寓要換電梯大樓,
不然感覺是多此一舉。

人居住一個環境久了會習慣,
不太想變動。

我以前高雄住10幾年,從不覺得熱,
現在住台中住習慣,去高雄都覺得很熱,高雄平均溫至少比台中高3度。

我對於自住宅建議,
1.不要佔太多現金流
2.生活機能要方便,百貨、採買、餐飲、醫院、公園要走的到
3.要有電梯上下樓
4.離工作地點不超過30分鐘

我一直以來,都把居住費用當作成本在攤提,如同伙食費一樣。

每個人每月需支付的住宿費約1萬元。

以85年平均壽命計算,每人一生投入居住成本為1020萬元。

若單身租屋,那你就是1萬/月租金。
一生投入居住成本為1020萬元。
18歲前住家裡,為父母支付,
父母攤提至老家成本。
18歲後租屋至85歲,
居住成本為804萬,
單身族群若房屋低於804萬(含利息)則可選擇購屋。

以我一家人為例,
夫妻二人22-112歲,90年,
母70-105歲,35年,
女兒0-18歲,18年,
4人合計居住費2796萬。
所以我現宅只要含利息低於2796萬,就應當購入自有。

反之,我不建議一般民眾投入過高(1萬/月)的居住成本,多餘的金錢應用作投資用途增加現金流。

有人會問,居住成本以前較低、以後較高,我這邊的例子是用人生一半年紀的平均值計算的,當然這個數值隨著通膨會上升。


若我的自宅可供應居住成本2796萬,但我購入為1500萬元,則我的人生就在居住成本中省下1296萬元。

人生能夠留下的財富,是一種結餘,如果我留下的財富較多,就代表我製造的現金流收入較多,以及我支付的現金流支出較少。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vivic224
這個算法簡單易懂...但願將來房價能適度下修,不然現況大家在居住成本方面實在是貴到不像話了...
達克瓦 wrote:
工作地,往往變成永久宅。
退休宅?
除非是公寓要換電梯大樓,
不然感覺是多此一舉。

人居住一個環境久了會習慣,
不太想變動。


這是真的

除非工作到退休都是堅持租房...
除非家裡有房繼承~退休就是回老家
或是另外買蛋殼區買間便宜小宅生活

現在各都生活機能也都不錯~基本需求也能滿足
只是個過程 wrote:
無所謂,過在當下。六...(恕刪)


在附近的享京城有房出租中
租金還不錯
這裡真的很好逛
有時候到高雄會住萬豪享受一下…
但是春節連假的價格太誇張
有間自住房就完全不必煩惱了

不過高雄的水質比較差
除了裝濾水器 好像也沒有什麼辦法
iamaminimalist wrote:
想不到和你擦身而過啊...(恕刪)


祝福你也爽爽過。
iamaminimalist wrote:
想不到和你擦身而過啊...(恕刪)

莎莎有跟過程哥合照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