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有個文豪及公務員叫蘇東坡,一輩子也沒能在首都開封買上房子,不得已,在外省小縣城投資了幾間房地產。
蘇文豪公務員的兒子在首都結婚的時候,居然都沒搞到一套新房,蘇公務員急眼了,最後想辦法跟朋友借了一套房子,總算把喜事辦了。
北宋跟我們的現實還是有區別的,像蘇文豪公務員這樣的公務員,在京城大都是有幾間房子的。可見北宋時期公務員待遇還不如現在。
蘇文豪公務員的弟弟蘇轍就比較幸運了。該同志也是公務員幹部,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熬了幾十年工齡,
在七十歲的時候終於買到了房子,但是買的位置還算不上首都開封,而是在開封南邊的許昌買的,相當於現在的桃園。
就好比在台北買不起房,跑到桃園去搞了一間。 蘇轍公務員專門為買房的事寫了詩,“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詩的意思反正是比較憤青,很想現在的傻空
白公務員還是很懂享受生活的,雇了兩個保姆,每月的總支出大約是七千五百錢。白公務員很像蝸居,不肯高價租城里的好房子,而是把剩下八千五百錢存起來,一心要買套房。但是存了十年,他也沒能買的起長安的房子,白公務員兼詩人的文學功底很高,但是不懂經濟,不了解通貨膨脹。
最後白公務員急了,很憤青的說:“你們中央幹部在長安炒房子,我地方幹部就去周邊炒房子。”於是白公務員跑到長安城的衛星城——陜西渭南縣,買了套房子,平時在單位房子住,逢假期和周末回渭南的家里跟老婆叉叉嘔嘔。可見唐朝時公務員待遇也就跟我們的都市普通上班族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