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er wrote:太遜了台灣佔比超過 50% 都只漲不跌世界怎麼比得上台灣 【實業誤國,炒房興邦】台灣的房地產大到不能倒,所以要好好呵護。蔡總統:房地產新火車頭 危老都更務必加快。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徐國勇讚:真正的火車頭。不只是火車頭!花敬群:房地產是經濟繁榮最重要的基礎。↓
說不定爛尾樓的一開始蓋就直接算好GDP但是蓋好外觀之後爆破 再重新蓋一棟又算一次GDP反正沒人會監督 大家只知道一直在蓋 然後永遠蓋不好就算說了又如何 在媒體曝光有用嗎 最後還不是被維穩所以一直維持就很有鬼 通常都是有爆炸性不可收拾的才需要維持住數據就像武漢肺炎一開始一樣 永遠都是死那些人數光是申請破產的中國恆大就是10兆 約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恆大集團7月17日一次公開兩年份財報,2021年及2022年合計虧損人民幣5819億元(約新台幣2.5兆元)。截至去年底,恆大總債務達到2.437兆人民幣(約10.68兆元台幣),約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
我在想現在人都不Google嗎?這流言為什麼可以傳這麼久...主計處 p.25如果加上原po那份報告一樣,得加入相關產業等(水泥、鋼鐵、裝潢、仲介等)也可能不超過10%。依三面等價原則,GDP組成主要來自於"企業盈餘"與"受雇者報酬",那麼用邏輯思考台灣根本沒那麼多人從事營建業,高薪階級收入大都是半導體、電子業。多數人從事服務業。再者...這謠言好像稱做"房貸餘額額佔GDP"...這跟GDP組成沒關係,這只是比較值。貸款12.5兆(佔55.2%GDP)。但為何不提所有存款39.4兆(佔173%GDP);也不提有價證券29.8兆(131%);壽險與退休準備34.9兆(154%)而再比較全球家庭負債(房貸佔9成以上),台灣為86%,與英國差不多。IMF那麼...以這樣的邏輯,瑞士、澳洲、加拿大都是炒房拚GDP,這根本在胡說。比較能確定的是,這與"金融結構穩定"和"當地投資不動產偏好有關",但很難說與GDP有正相關,畢竟GDP是流量;房貸是存量,概念不相同。
Er4ror4 wrote:我在想現在人都不Google.再者...這謠言好像稱做"房貸餘額額佔GDP"...這跟GDP組成沒關係,這只是比較值。貸款12.5兆(佔55.2%GDP)。但為何不提所有存款39.4兆(佔173%GDP);也不提有價證券29.8兆(131%);壽險與退休準備34.9兆(154%)..(恕刪) 這不就是消費未來的概念不然房貸還能像機器設備折舊攤提嗎?在不炒房的條件下
Er4ror4 wrote:我在想現在人都不Google嗎?這流言為什麼可以傳這麼久... 有些人是講不通的,有些人是故意來鬧的。早就講過了,主計總處統計,每年台灣房地產產業相關 (包括建築不動產開發業、經營及相關服務業、住宅服務。其中住宅服務又是大宗) 佔整體 GDP 比重根本很低,低於 8%。有些人就是故意混淆,只拿累計很多年的房屋貸款餘額與某年 GDP 相比,簡直是瞎胡鬧。更何況很多人就算是有房屋貸款,但只是用房來借錢以投資其他資產,其本身資產減負債根本是超級大的正值。
lycer wrote:這不就是消費未來的概念不然房貸還能像機器設備折舊攤提嗎?在不炒房的條件下 借錢去買靓車把妹才叫消費,並消費未來。資產負債表內,機器設備算在資產內,才有折舊攤提。房貸算長期負債,跟折舊攤提扯的上什麼關係 ? 更何況公司工廠設備幾年後折舊攤提完了,設備仍可持續生產,成本大降,年獲利大增。房貸已被用來購置固定資產,而且這個固定資產如果清算或重新估值,通常沒有折舊攤提,資產價格卻增加。適用所有包括自住置產的人,跟炒不炒房一點關係也沒有。